当前位置:首页 > 体坛快报 > 正文

攻心联是谁写的(攻心联)

攻心联是谁写的(攻心联)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攻心联,以及攻心联是谁写的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1、写出武候祠诸葛亮前面的《攻心联》的写作背景,作者...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攻心联,以及攻心联是谁写的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写出武候祠诸葛亮前面的《攻心联》的写作背景,作者,及主要内容。

上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下联: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赵藩,

1901年冬,四川白莲教起义,请政府派封疆大臣岑春煊到四川任总督。岑上任后,以重兵围剿红灯照,杀害了深得民心的红灯照领袖廖九妹。赵藩曾当过岑春煊的启蒙老师,但此时身为其下属,无法开口规劝。只得另辟蹊径,以讽谏之笔,撰写一副对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并将其刻好后挂到成都武侯祠诸葛亮殿中。随后,特请岑到武侯祠赴宴,让岑看到对联,以示劝慰。

攻心联是谁写的

“攻心联”是成都武侯祠内的一副对联,深得游人喜爱,名扬遐迩。这副对联悬在诸葛亮殿堂前正中,是公元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赵藩撰书的,字体有钱南园笔意。

联文是:“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希望帮到你,O(∩_∩)O~

成都武侯祠的最有名的那副攻心对联是什么?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此联位于诸葛亮殿。

意思是:用兵能攻心,反叛就会自然消除。从古至今,真正懂得用兵的人并不好战。不审时度势,施政方针或宽或严都会失误。

攻心、审势,攻心:即在与人对抗的过程中,利用心里战术来不战而胜,攻心即是驾驭人的思想,从思想上使其畏惧,甚至使其诚服,而非利用职权或是武力,人们都知道,只有使人心悦诚服,才是真正的强者,这也是管理者与领导者的区别,人生在世,很多的事情都可以用到“攻心”的战术,这也是这副“攻心”联给后人最大的启迪。

扩展资料:

“攻心联”是成都武侯祠内的一副对联,深得游人喜爱,名扬遐迩。这副对联悬在诸葛亮殿堂前正中,是公元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赵藩撰书的,字体有钱南园笔意。联文是:“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赵藩(185l一1927年)字樾村,一字介庵,别号爰仙,晚号石禅老人,白族,出生于云南剑川县向湖村。他的一生,走过了封建文人到资产阶级民主人士的历程;作为近代西南著名的文人和少数民族诗人,赵藩在文化事业上有较大的贡献。

赵藩崇敬诸葛亮,他自己也曾有过“小诸葛”的绰号,其诗词对三国历史事件和人物或誉或毁,爱憎分明。

参考资料:攻心联_百度百科

攻心联 怎么解释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清代赵藩撰 成都武侯祠“攻心”联

要理解上联的意义,首先要理解两个词组:一是“攻心”。攻心二字出于《三国志、马谡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论》,马谡被诸葛亮“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马谡说:“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他认为打仗最重要的是瓦解敌人斗志,收服敌人之心。其意思和《孙子》“上兵谋……下政攻城”相近。这个战略为诸葛亮所赞赏。二是“反侧”。反侧在这里是不正直、不顺从。《诗、小雅、何人斯》:“作此好歌,以极反侧。”意思是作此歌以穷极其反侧不正之情。《苟子、王制》:“道逃反侧之民。”杨注:“反侧,不安之民也。”故反侧是指一些不安分守法之人。懂得这两个词组,上联便好解了。意思是说,如果打仗的人,能使对方知道自己的错误,知道自己的力量远远不及,使他不战或不敢战,心悦诚服,那么以后就不致再谋反叛乱。如诸葛亮抓了孟获不杀,而七擒七纵之,使孟获知道自己远非诸葛亮对手,而感谢其不杀之恩,说“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消除了他的反侧谋叛之心。以后诸葛亮对南方少数民族又施行了一系列宽大扶助政策,得到他们爱戴,不但不反,反而协助诸葛亮北伐。这个策略高出前人许多。反观曹操对地方少数民族惟事武力镇压,屡服屡叛,始终不得安宁,相去很远。由此可见诸葛亮及后来一些采取攻心战略的人,并不是一些喜欢打仗的人,而是想以战止战,止戈为武,思想高尚的人。 至于下联,实际是驳斥一些人认为诸葛亮是法家的偏面说法。法家主张以严治国,认为“铬金百镒,盗跖不掇”,和儒家不同。儒家治国主张“刑罚世轻世重”,“宽以济猛,猛以济宽”,刑罚宽严,要根据时代和国情作辩证调节。诸葛亮所以以严治蜀,正如他回答李严所说:“刘璋国弱,自刘焉以来,有累世之恩,文法羁縻,百相承奉,德政不举,威刑不肃,蜀十人士,专相自恣,君臣之道,渐以浚替”。可见诸葛亮用重典治蜀,因为前代太宽,故他遵循儒家“世轻世重、宽猛相济”的原则,决不是像法家一味用严。如果不审察时势,而一味用严或用宽,都会带来严重后果,都是错误的。所以赵藩警告后人,不能盲目学诸葛亮而一味用严,也不能盲目反对诸葛亮一味用宽,而应当审察当时形势,深思熟虑,然后决定用严还是用宽。 这副对联,既赞扬了诸葛亮用攻心战略的正确性,同时也歌颂了他严以治蜀政策的正确性,最后告诫后人不能盲目一味用严或用宽,应当根据当时形势来决定。这是非常正确的。

攻心联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攻心联是谁写的、攻心联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