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体育资讯 > 正文

哥达王朝(哥达)

哥达王朝(哥达)

今天给各位分享哥达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哥达王朝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本文目录一览: 1、谁有一战德军“哥达”远程轰炸机的资...

今天给各位分享哥达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哥达王朝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谁有一战德军“哥达”远程轰炸机的资料、背景、故事?

翼展23.7米,机长12.2米,机高4.3米;重量3975公斤;发动机功率2×260马力;最大速度140公里/小时,升限6500米,航程835公里;武器为2~3挺机枪,炸弹500公斤。

背景: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早期专门用于炸轰作战的飞机和飞艇开始投入使用。大战初期,德军的航空装备有飞艇11艘、飞机232架(无轰炸机),开战前两年德军的轰炸任务全部由飞艇承担。1915年战线相对稳定,为阻止英军赴法国参与防空作战,德军的飞艇又多次飞临英国境内进行轰炸。随着战争的发展,飞艇本身体积大、行动迟缓和易受天气影响等弱点逐步暴露,加上战斗机参与拦截,使飞艇的轰炸任务难以执行,损失日益增多。据统计,至1917年,德军装备的89艘飞艇仅剩下9艘,其中有80艘被对方战斗机击落或被暴风摧毁。此后,德国开始研制专门的远程轰炸机,以代替飞艇作战。

历史:德国研制的第一种轰炸机是“哥达”GⅡ飞机,经过多次修改和试制后,于1916年3月试飞成功,当年秋季投入巴尔干前线使用。第二年,“哥达”GV问世并装备部队,5月25日德军第三轰炸机联队开始用10至20架“哥达”GV飞机的大编队对英国的伦敦及东南部其它城市和港口进行轰炸,其作战效果大为提高。断断续续,经过长达一年的轰炸,使英国损失重大,如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城市破坏严重、工业减产,当时称为“哥达”式灾难。

谁有一战德军“哥达式”轰炸机的资料

“哥达”式重型轰炸机被称为是有史以来第一架达成战略空袭目的的战机。该机在一战中对英国本土成功的空袭行动,不仅对战争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对后来轰炸机的研制,发展和运用起到了积极作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诞生仅十余年的飞机开始应用到军用领域。飞机的最初用途是实施空中侦察,而在其中一些有创意的飞行员在飞临敌方阵地时,会顺便扔下几颗手榴弹,这就是“轰炸机”的原型。而最初参战国家中只有意大利和俄国制造了少量的重型轰炸机,例如意大利的“卡普罗尼”

Ca32

型三发轰炸机。

当时

《运动旗帜》的编辑奥斯卡·厄西那斯设计的“哥达G-1”型重型轰炸机,但这种飞机存在结构较脆弱等问题,未能得到大批量生产。1916年四月,哥达公司总设计师伯克哈特设计的“哥达”G-Ⅱ型完成了首次飞行,并很快列装德军。但是一开始因为发动机有点问题,德军只采购了10架。一个月后,“哥达”G-Ⅲ型也完成了首次试飞,该机在机腹增设了一名机组人员位置,进一步增强了火力,当年

空军一线部队开始装备“哥达”G-Ⅱ型,取得不错的战绩。而就在此时,

战略空袭的主要装备-“齐柏林”遭到了空前的失败,这为“哥达”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开始计划使用“哥达”轰炸机取代“齐柏林”飞艇担负对英国本土的战略空袭任务,并要求哥达公司继续改进其作战性能。1916年底,航程更远、自卫火力更强的“哥达” G-4型开始投入使用。第二年7月,性能进一步得到提高的“哥达” G-5也加入现役。G-4和G-5两型轰炸机很快便成为

对英国本土实施轰炸的主力,本文所描述的“哥达”式轰炸机也主要是指这两个型号。

技术特点

“哥达”式轰炸机为双发双翼重型轰炸机。该机的最大起飞重量虽然只有4吨(G-Ⅴ型),远不能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重型轰炸机相比,但是在当时还是领先的。机上安装了2台直列活塞式发动机,发动机舱位于下层机翼上方,机壳附于上层机翼下侧,位置尽可能地靠拢机体座舱,以减少因一台发动机出现故障停车而导致推力不对称的问题。与常见的螺旋桨发动机不同,该机的发动机是推进式,螺旋桨桨叶在发动机壳后方,以提供飞机向前飞行的推力。一战其间不少轰炸机都采取类似的发动机形式,为飞行员提供良好的前方视野

下层机翼的对应部分增设一套支架,以进一步提高机翼强度。机首为开放式,前部设有一挺可旋转机枪,机头下方即位炸弹挂架。飞行员在投弹手之后,其身后为另一位机枪手。但是座舱为开放式,飞行条件较差。考虑到飞机的出厂,运输等情况,“哥达”式轰炸机可分为3个部分,分别位于外侧机翼,带有机翼中央部分和发动机舱的机身前部与中央部分,机身后部与尾部,每个部分都可由一节平板车厢运载。而三个平板车就可运输一架完整的“哥达”式轰炸机。

作战性能

“哥达”式轰炸机从最初设计就明确了远程轰炸的思想,早期“哥达”式轰炸机的空中续航时间只有约2小时,最大航程不足250千米。如果德军使用该机从

本土对英国伦敦实施空袭,则需要在比利时等

占领区停留加油,这便限制了轰炸的灵活性。改进后的G-Ⅳ和G-Ⅴ型的续航时间可达到3.5小时左右,最大航程超过400千米,这使得“哥达”式轰炸机可从

西部地区任何一处起飞对英国本土实施空袭。“哥达”式轰炸机的飞行速度不快,140千米/小时的速度比当时优秀战斗机要慢30-40千米/小时左右。但是“哥达”式轰炸机的最大飞行高度可达6500米,虽然在大部分时间内该机极少飞4000米以上高空,尤其在执行任务时,为了尽可能携带弹药,就不得不付出降低飞行高度的代价,但即使这样也是英国战机可望而不可即的高度。此外,强大的机载自卫火力也弥补了速度上的劣势。“哥达”式轰炸机固定安装有3挺自卫用的7.92毫米机枪,分别位于机首、机尾和机腹。从G-Ⅳ型开始,经过改进后“哥达”式轰炸机的自卫火力基本上没有了射击死角,而且还可以在飞行员与之后的上层机壳增设了一挺固定在支柱上的机枪。这使的许多英国战机在拦截时,感到十分恐惧。

装备使用

1917年5月25号,德军首次出动了23架G-Ⅳ型对英国实施空袭,并获得巨大的成功,

这也是英国本土历史上第一次遭到固定翼飞机的大规模空袭。空袭极大地打击了英国国内的民心士气,在“哥达”式飞临到伦敦以前,仅有“齐柏林”飞艇空袭,由于数量少,加上英国空军的有效的拦截,并未造成太大的影响。但“哥达”式的出现却使得英国本土感到了炸弹的威胁。不过在英国战斗机的顽强抗击之下,“哥达”式轰炸机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德军第3轰炸机中队共损失了61架“哥达”式,但是由于

当局的重点照顾,损失的轰炸机很快又得到补充。 直到1918年5月,由于战争形势的发展,德军才结束了对英国本土的战略轰炸行动。此后,“哥达”式轰炸机主要用于西线的前线战术轰炸,并一直持续到战争结束。

历史影响

“哥达”式轰炸机被认为是有史以来第一种战略轰炸机,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唯一一种达成战略目的的轰炸机。虽然该机性能并不十分突出,但其发挥的作用却是无与伦比的。“哥达”式轰炸机对英国本土成功的战略空袭也极大的刺激了轰炸机的发展。战争中,面对“哥达”式对伦敦等英国城市无休止的轰炸,英国人在大力加强战斗机等防空力量的同时,更加重视组建轰炸机部队。仅1917年6月,英国政府就追加了700架D.H.4轰炸机,同时组织研制了更多型号的轰炸机。战争后期,英、法等国都装备了数量众多的轰炸机群,不过,已没有时间对德实施战略空袭了。同样,“哥达”式轰炸机对制空权理论的形成、发展无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并出现了战略轰炸机的概念。由此,“哥达”式轰炸机便无愧于战略轰炸机的先驱的称号了。

哥达纲领批判 权利为什么是不平等的

1、一个人在体力或智力上胜过另外一个人,因此在同一时间内提供较多的劳动,或者能劳动较长的时间;而劳动,为了要使它能够成为一种尺度,就必须 按照它的时间或强度来确定,不然它就不成其为尺度了。这种平等的权利,对不同等的劳动来说是不平等的权利。

2、它不承认任何阶级差别,因为每个人都像其它人一 样只是劳动者;但它默认劳动者不同等的个人天赋,因而也就默认劳动者不同等的工作能力是天然特权。所以就它的内容来讲,它像一切权利一样是一种不平等的权 利。权利,就它的本性来讲,只在于使用同一的尺度;但是不同等的个人(而如果他们不是不同等的,他们就不成其为不同的个人)要用同一的尺度去计量,就只有 从同一个角度去看待他们,从一个特定的方面去对待他们,例如现在所讲的这个场合,把他们只当作劳动者;再不把他们看作别的什么,把其它一切都撇开了。

3、其 次,一个劳动者已经结婚,另一个则没有;一个劳动者的子女较多,另一个的子女较少,如此等等。在劳动成果相同,从而由社会消费品中分得的份额相同的条件 下,某一个人得到的事实上比另一个人多些,也就比另一个人富些,如此等等。要避免所有这些弊病,权利就不应当是平等的,而应当是不平等的。

《哥达纲领批判》阐述了哪些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内容讲解

在这部著作里,马克思尖锐地批判了拉萨尔机会主义路线,深刻地阐明了无产阶级的革命路线和科学社会主义原理。全书共分四章。

第一章

在第一章里,马克思主义剖析了《哥达纲领》草案第一部分的五个条文,着重批判它鼓吹拉萨尔主义分配观点的错误,第一次阐明共产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原理,并具体阐明了社会主义时期的分配原则。

第一节,马克思批判了《哥达纲领》草案中“劳动是一切财富和一切文化的源泉”、“有益的劳动只有在社会中和通过社会才是可能的”和“劳动所得应当不折不扣和按照平等的权利属于社会一切成员”的错误观点。马克思指出:“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如土地、矿山等也是财富源泉,劳动只有在具备了相应的对象和工具的条件下进行,才能创造出财富。资产阶级避而不谈生产资料这一先决条件,鼓吹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这实际上为了掩盖资本主义的剥削,是让工人阶级在不触动私有制的前提下进行革命。上述问题,实质上涉及到是保留私有制还是消灭私有制的问题。

第二节,揭露《哥达纲领》“修订”国际工人协会临时章程,只提“在现代社会,劳动资料为资本家阶级所垄断;由此造成的工人阶级的依附性是一切形式的贫困和奴役的原因”,而不提地主阶级对劳动资料的垄断。“仅仅攻击资本家阶级,而不攻击土地所有者”的实质是反对资产阶级而保护地主阶级,是一种改良主义,是“半截子”革命。

第三节,批判了《哥达纲领》中关于生产资料所有制与分配的相互关系问题上的错误,科学地论证了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产品和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

首先,马克思批判“公平的分配”、“平等的权力”都是超阶级的、历史唯心主义的机会主义的空话。“公平”是有阶级性的,在阶级社会中不存在各阶级都认可的“公平的”分配。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家将利润、工资看做是“公平的”分配,而这些对工人阶级来说都是不公平的分配,因为资本家占有的利润是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既然“公平的分配”是不存在的,那么“平等的权力”也就难以得到维护。

其次,马克思批判“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是违背社会再生产原理和社会主义总产品分配原理的。对社会总产品的分配不是不折不扣的分配,而是有折有扣的分配,即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六种扣除之后,再进行分配。

第三,马克思第一次明确提出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两个不同阶段的原理,论证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和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是在经过长久阵痛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出来的,通常人们称之为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即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有了高度发展的阶段,也就是简称的共产主义社会。在这里,马克思较为详细地描述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和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在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力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可以想见,在尚未达到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且带着旧社会痕迹的时期,也就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只能是: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在这种分配原则之下,还隐藏着权力的不平等。

第四,马克思批判了分配决定论,阐明了生产决定分配的原理,指出:“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而生产条件的分配,则表现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分配方式决定于生产方式,分配方式的变革依赖于生产方式的变革,要改变资本主义的分配方式,必须首先改变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

第四节,批判《哥达纲领》诬蔑农民是“反动的一帮”,阐明了农民是无产阶级的可靠同盟军。《哥达纲领》中写道:“劳动的解放应当是工人阶级的事情,对它说来,其他一切阶级只是反动的一帮。”这里的“其他一切阶级”就是“中间等级”,主要是农民。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中间等级”具有革命性,并行将转入无产阶级的队伍。包括农民在内的“中间等级”并不是“反动的一帮”,而是无产阶级的可靠同盟军。诬蔑农民是“反动的一帮”,“不过是为了粉饰他同专制主义者和封建主义者这些敌人结成的反资产阶级联”。

第五节,批判《哥达纲领》中散布的资产阶级的狭隘民族主义,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哥达纲领》中写道:“工人阶级为了本身的解放,首先是在现代民族国家的范围内进行活动,同时意识到,它的为一切文明国家的工人所共有的那种努力必然产生的结果,将是各民族的国际的兄弟联合。”这种“各民族的国际的兄弟联合”是从资产阶级的和平和自由同盟那里抄来的,实质上是散布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而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早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地显示出来,没有全世界无产者的联合,就没有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巴黎公社失败的经验教训表明无产阶级在革命斗争中,必须加强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

第二章

本章批判拉萨尔关于“铁的工资规律”的观点,揭露资本主义工资制度的实质,阐明了工人阶级只有消灭雇佣劳动制度,才能摆脱贫困和被剥削的地位。主要内容有以下三点:

1.“铁的工资规律”是拉萨尔的捏造。

拉萨尔认为:“在劳动的供求的支配之下,决定着工资的经济规律是这样的:平均工资始终停留在一国人民为维持生存和繁殖后代按照习惯所要求的必要的生活水平上。”[1]工人的工资总是在平均工资周围摆动,而决定工资摆动的,是工人人数的增加或减少。当日工资长期高于平均工资时,人口繁殖率提高,工人人数增加,工资就会下降;反之,当日工资长期低于平均工资,人口繁殖率降低,工人人数减少,工资就会上涨。因此,从一个较长的时期来观察,工人能得到的工资,只相当于维持其生存和繁殖后代所要求的必要的生活水平上。拉萨尔把资本主义的工资现象和无产阶级的贫困化说成是自然规律,是“铁的工资规律”。

马克思指出,如果工资规律不是社会规律而是自然规律,无产阶级就不必进行革命,搞经济斗争也是毫无意义的。所以马克思说:“如果这个理论是正确的,那么,我即使把雇佣劳动废除一百次,也还废除不了这个规律。”

因为,废除是以承认它的存在为前提的。

2.“铁的工资规律”的理论根据是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其实质掩盖资本主义剥削的真相。

拉萨尔用人口绝对数的变动来解释工资的变动,把无产阶级贫困的原因归之于人口的自然繁殖,归之于永远无法改变的自然规律。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工人失业、贫困是由于人口生殖太多,而不在于资本主义制度。这是十分荒谬的。恩格斯在1875年《给奥·倍倍尔的信中》中驳斥了这一谬论。恩格斯指出:“马克思在《资本论》里已经详细地证明,调节工资的各种规律是非常复杂的。”[2]工资是随着劳动力价值的变化,劳动日延长和劳动强度的提高,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业后备军的大小,物价的水平等等因素的变动而变动的。“随着情况的不同,时而这个规律占优势,时而那个规律占优势,所以它们绝对不是铁的,反而是很有弹性的。”[3]

3.把“废除工资制度连同铁的工资规律”作为奋斗目标,是“真正令人气愤的退步”。

为了批判“铁的工资规律”,马克思阐明了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工资不是它表面上呈现的那种东西,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而只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掩蔽形式。”工人出卖给资本家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资本家使用劳动力的过程才是劳动。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能创造出比他自身的价值更大的价值来。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而那个超过工资的更大的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了。马克思的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及剩余价值学说,揭开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说明工人阶级贫困的原因不在于工人人口太多,而在于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工人阶级只有消灭这种制度,才能得到彻底解放。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当时已在德国广泛流传,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而纲领草案仍然写上拉萨尔的“铁的工资规律”,是对科学的工资理论和剩余价值学说的背叛。

第三章

本章集中批判了拉萨尔关于“依靠国家帮助”建立生产合作社实现社会主义的观点,论述了实现社会主义的途径。主要内容有以下两点:

1.从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生产合作社,不可能产生社会主义。

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创立了一些消费和信贷合作社,通过这些合作社相互接济,减轻中间剥削,有助于改善工人一些生活。这种合作社是有意义的,它的可爱之处是“工人自己独立创办”的,“既不受政府的保护,也不受资产者保护”。它表明工人在“力争变革现存的生产条件”。但是,这种合作社的价值是有限的,不可能从中产生社会主义。当国家政权和生产资料仍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时,工人创建的小规模的合作社,不是被资本主义大企业所吞没,就是蜕变为资本主义企业。

2.无产阶级不能依靠国家帮助走向社会主义。

拉萨尔认为社会主义的目标不是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而是废除铁的工资规律,使工人获得自己的劳动所得,实现公平的分配。为此必须通过自愿建立合作社使工人等级成为企业主。但是,工人依靠自己的力量无法做到这一点,“在国家的援助和促进下实现的自由的个体的合作社——这是工人等级摆脱困境的惟一道路”。[4]拉萨尔主张,既然工人等级占人口的大多数,而普鲁士国家是为一切人存在的,那就应首先使工人争得普选权,使工人代表取得议会多数,通过工人在议会的多数席位制定国家预算法案,拨款帮助工人农民建立生产合作社,由此产生调节总劳动的社会主义组织,走向社会主义。这纯属欺人之谈。马克思讥

讽地说:“这真不愧为拉萨尔的幻想:靠国家贷款能够建设一个新社会,就像能够建设一条新铁路一样。”社会主义只有“从社会的革命转变过程中”产生出来,依靠国家帮助的道路并不是实现社会主义的新途径,而是历史的陈货,是拉萨尔从法国天主教社会主义首领毕舍那里剽窃来的,是要把工人运动“从阶级运动的立场完全退到宗派运动的立场”。

第四章

本章批判哥达纲领草案鼓吹建立“自由国家”等谬论,阐述了过渡时期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主要内容有以下三点:

1.“自由国家”不是无产阶级的目的。

国家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暴力机器,它不可能对所有阶级、所有社会成员都是自由的。国家只是维护统治阶级的自由,而要剥夺被统治阶级的自由。所以恩格斯在批判纲领草案时指出:“当无产阶级还需要国家的时候,它之所以需要国家,并不是为了自由,而是为了镇压自己的敌人,一到有可能谈自由的时候,国家本身就不再存在了。”[5]

“自由国家”是资产阶级的口号,马克思说:“使国家变成‘自由的’,这决不是已经摆脱了狭隘的臣民见识的工人的目的。”对于一切觉悟了的工人来说,他们的目的是推翻资产阶级国家,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2.国家不能离开社会的经济基础而独立存在。

一定的国家总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纲领草案滥用“现代国家”、“现代社会”的字眼,而不是把现存的资本主义社会看成现存的资产阶级国家的基础,反而把国家当作一种具有自己的“精神的、道德的、自由的基础”的独立存在物。这就割裂了国家和社会的关系。马克思指出,纲领草案所说的“现代社会”就是存在于一切文明国度中的资本主义社会,这种社会经济基础的一致性决定了这些国家的同质性。尽管各国具体形式不完全相同,英国是立宪君主国,美国和瑞士是联邦共和国,德国则是军事专制帝国,“不同的文明国度中的不同的国家,不管它们的形式如何纷繁,却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建立在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基础上,只是这种社会的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不同罢了。所以,它们具有某些根本的共同特征”,即都是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资产阶级专政国家。纲领草案抽象谈论“现代社会”、“现代国家”,掩盖了资产阶级国家的阶级本质。由此可以看出,德国工人党至少是当它接受了这个纲领的时候,“它对社会主义思想领会得多么肤浅”。

3.在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

共产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不是以一种私有制代替另一种私有制,而是要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公有制,它不可能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自发产生出来。只有依靠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自己的国家政权,并运用政权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之后才能建立起来。实行经济上的彻底改造,由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革命转变过程,与此相适应。在政治上也需要有一个过渡时期,这一时期,必然会遭到剥削阶级的拚命反抗,会遇到小资产阶级和各种旧的习惯势力的抵制与反对,这就决定了它必须实行无产阶级专政。马克思根据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以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实际材料,总结他全部革命学说提出了具有重大理论意义的著名论断:“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

马克思的这一理论有力地批判了纲领草案把“自由国家”作为党的奋斗目标,通篇不谈无产阶级专政和未来国家制度的严重错误,给无产阶级指明了实现理想的具体道路,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三、重点提示

1、劳动不是一切财富和一切文化的源泉

“劳动是一切财富和一切文化的源泉”是哥达纲领中的一句话。对此马克思提出了尖锐的反驳:“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他指出,物质财富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自然界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所以自然界如土地、矿山等也是财富源泉,劳动只有在具备了相应的对象和工具的条件下进行,才能创造出财富。避而不谈生产资料的占有这一先决条件,说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其实质是为了掩盖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实际上是让工人阶级在不触动私有制的前提下进行革命,走向改良主义。

2、拉萨尔由于现在大家都知道的原因仅仅攻击资本家,而不攻击土地所有者。

指拉萨尔同普鲁士首相俾斯麦的秘密勾结。马克思在19世纪60年代就已觉察到这一点。他在1865年2月23日给库格曼的信中写道:“拉萨尔事实上背叛了党。他同俾斯麦订立了一个正式的契约。”1928年发现的材料证实,拉萨尔早在1863年5月就同俾斯麦达成了协议,彼此多次密谈,书信来往。1863年6月拉萨尔写信给俾斯麦表示:“一旦工人等级能够有理由相信独裁对它有好处,它就会本能地感到自己倾向于独裁。这是千真万确的;因此,正如我最近对您说的那样,如果国王什么时候能够决定采取——当然这是难于置信的——步骤,实行真正革命的和民族的方针,并把自己从一个特权等级的王权变成一个社会的和革命的人民的王权,那么工人等级尽管有共和主义的信仰,或者宁可说正是由于这种信仰,就会多么倾向于把国王看作是与资产阶级社会的利己主义相对立的社会独裁的天然体现者!”

3、、“铁的工资规律”

是拉萨尔的一个经济学观点。拉萨尔对他的“铁的工资规律”作了如下的表述:“这个在现今的关系之下,在劳动的供求的支配之下,决定着工资的铁的经济规律是这样的:平均工资始终停留在一国人民为维持生存和繁殖后代按照习惯所要求的必要的生活水平上。这是这样的一个中心点:实际日工资总是在它周围摆动,既不能长久地高于它,也不能长久地低于它。实际的日工资不能长期地高于这个平均数;因为,否则就会由于工人状况的改善而发生工人人口从而人手供应的增加,结果又会把工资压低到原来的或者低于原来的水平。工资也不可能长期地大大低于这个必要的生活水平。因为,那时就会发生人口外流、独身生活、节制生育,以至最后由于贫困而造成工人人数减少等现象,这样,就会使工人人手的供应短缺,从而使工资重新回到它原来的较高的水平。因此,实际的平均工资处于运动之中,始终围绕着它这个重心上下摆动,时而高些,时而低些。”(见《工人读本,拉萨尔1863年5月17和19日在美因河畔法兰克福的演讲)1887年霍廷根一苏黎世版)。拉萨尔最初是在《就莱比锡全德工人代表大会的召开给中央委员会的公开答复》(1863年苏黎世版第15一16页)中论述这个“规律”的。

4、关于共产主义的发展阶段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第一次完整地明确地划分了从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三个不同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过渡时期。共产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是根本对立的社会,共产主义生产关系不能从资本主义内部产生,它只能在业已摧毁的资本主义空地上建立。这是一个改造旧社会,创造新世界的历史过程,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完成这一过程,需要一个从前者向后者的过渡时期,需要无产阶级专政镇压敌对阶级的反抗。

第二阶段:共产主义第一阶段。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社会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经历经济上成熟程度不同的若干发展阶段。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的,因而它在经济、道德和精神等各方面不得不带有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这些痕迹的消除,需要一个发展过程,需要它在自身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到共产主义高级阶段才能完成。

第三阶段:共产主义高级阶段。马克思之所以把共产主义划分为两个阶段,主要是考虑到这两个时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必然造成经济关系上成熟程度不同,因而使这一社会形态的发展会出现不同的阶段。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生产力迅速发展但发展还不够充分,只能实行按劳分配;在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三大差别最终消除,社会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5、按劳分配仍是资产阶级权利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这种分配原则只有在实现了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之后,才能产生。一切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必须劳动,不劳动不能参加分配,“生产者的权利是和他们提供的劳动成正比例的”。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这就第一次消除了千百年来存在的一部分人占有另一部分人劳动的剥削现象,实现了劳动平等和分配平等。按劳分配制度在历史发展中又具有两重性。马克思指出:“在这里平等的权利按照原则仍然是资产阶级权利。”它是指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普遍通行的等量商品相互交换的原则,确立劳动为消费品分配的统一尺度,这是完全平等的。但“对不同等的劳动来说是不平等的权利,因为,各个生产者在体力和脑力上是不同等的。一些人比另一些人在同一时间内能提供较多的劳动,或者能劳动较长的时间,所以在按劳分配制度中,每个人所得到的消费品将是不同的。也就是说,按劳分配不承认任何阶级差别,“但是它默认,劳动者的不同等的个人天赋,从而不同等的工作能力,是天然特权”。更何况,“一个劳动者已经结婚,另一个则没有;一个劳动者的子女较多,另一个的子女较少,如此等等。因此,在提供的劳动相同、从而由社会消费基金中分得的份额相同的条件下,某一个人事实上所得到的比另一个人多些,也就比另一个人富些,如此等等”。这是一种事实上的不平等,按劳分配的特点就是以表面的形式的平等掩盖事实上的不平等,这自然是一种弊病。但是必须明确,这种弊病是相对于共产主义高级阶段而言的,在商品经济发展阶段,无论是当今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现实社会主义社会,都是不可避免的,都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就现实来说,这种“资产阶级权利”不是一种“弊病”,而是一种进步,因而在现阶段不是限制,更不是消灭“资产阶级权利”,而是使按劳分配得到充分实现。

6、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

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就需要劳动。从这个意义上说,劳动永远是人类社会谋生的手段。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写道,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对这句话要认真分析,这里讲的是“不仅仅是”谋生手段,没有讲“不是”谋生手段,也就是说,到了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劳动仍然是人类生活的必要手段,只不过它不仅仅是谋生手段,而且还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

马克思的哥达纲领批判主要讲什么?

《哥达纲领批判》是马克思在1875年5月为反对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内的机会主义派别而写的对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在哥达会议上提出的党的纲领草案的批评意见。

马克思在文中严厉批判拉萨尔的“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 的谬论,指出在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劳动者的劳动产品必须先作出各项社会扣除,然后才能在劳动者之间依照按劳分配的原则分配消费资料。

扩展资料

《哥达纲领》提出,劳动是一切财富和一切文化的源泉。针对这一错误,马克思阐明了劳动的物质条件和社会条件在财富形成中的前提性作用。一方面,任何劳动都有物质前提。只有在具备了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三个要素之后,劳动才能进行。

这三者最初都是由自然界提供的。从其构成来看,商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自然界提供了使用价值,劳动创造了价值。脱离自然界提供的使用价值,劳动创造价值的过程就成为神创造世界的过程。显然,自然界也是物质财富的源泉,而且是第一源泉。

另一方面,任何劳动都有社会前提。在生产力系统中,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合称为生产资料。如果只有劳动力而没有生产资料,劳动者就不能进行劳动,更遑论创造财富了。

这样,劳动者能否以所有者的身份来对待自然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就是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只有在劳动资料归劳动者所有的前提下,劳动才是创造财富的源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哥达纲领批判

中的哥达是什么意思,不要给我解释什么是哥达纲领批判,希望真正知道的回答

哥达是个地名,德国中部城市。

《哥达纲领》 是指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的纲领。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与全德工人联合会(即拉萨尔派)的合并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并由两派共同组成的起草委员起草了纲领草案。

马克思和恩格斯得知纲领草案后,认为“在这个连文字也写得干瘪无力的纲领中差不多每一个字都应当加以批判的。随后,马克思又写了《对德国工人党纲领的几点意见》(即《哥达纲领批判》)一书,对纲领草案作了逐条逐句的批判。当年5月在哥达召开两派合并代表大会,没有接受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批评意见,只是在文字上略加修改,便通过了纲领草案。

关于哥达和哥达王朝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