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成吉思汗陵园,以及成吉思汗陵园游玩时间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1、成吉思汗陵墓在哪里? 2、...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成吉思汗陵园,以及成吉思汗陵园游玩时间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成吉思汗一生都在征战中,于1227年率军攻打西夏时因病身亡。据说遵从成吉思汗“秘不发丧”的遗命,他的遗体被送回故乡后,深埋陵墓,然后千军万马不停踩踏,因此从地表根本看不出他的遗体究竟在哪里。随着时间的流逝,当初的坟地已被掩盖在茂密的森林下面。所以现在,成吉思汗真正的葬身之地成为一个解不开的谜。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伊金霍洛旗的成吉思汗陵,并不是成吉思汗真正的葬身之处,而是1954年建立的一个象征性陵寝。
那么成吉思汗的遗体到底埋葬在哪里?至今没有一个准确可信的说法。
据《马可·波罗游记》记载,成吉思汗遗体安放在阿勒泰山上。成吉思汗在率兵远征西夏时死于甘肃清水县,他临终前命令秘不发丧,以免涣散军心。诸将于是把他的灵柩运回蒙古安葬,“在把君主的灵柩运往阿勒泰山的途中,护送的人将沿途遇到的所有人作为殉葬者”。中国史书中的记载内容不详,或说“起辇谷”,或说“不儿罕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大肯特山)。
中国新疆博物馆的考古学者在新疆北部阿勒泰山脉所在的青和县三道海附近,发现了一座人工改造的大山,怀疑这是成吉思汗的葬身陵墓,但也未能确认。
其实不只成吉思汗,元朝君主的陵墓都未能得到确切考证,这与元代的丧葬风俗有关。元朝虽然入主中原,却仍然保留了蒙古习俗,如在葬制习俗上,贵族仍实行秘密深埋习俗。据史料记载,蒙古贵族死后不起坟,埋葬之后,“以马揉之使平”,然后在这片墓地上,当着母骆驼的面,把子骆驼杀死,淋血在地上,派千骑士兵守护。到来年的春天,草生长茂盛之后,士兵迁帐撤走,而一般人所看到的只是茫茫草原,不知其墓地所在。如果皇帝要祭祀时,就拉着那只母骆驼引路,若见到母骆驼悲鸣之处,就算是墓地了。由于墓地上无任何标志,也就无法辨认灵柩真正所在地(《草木子》)。
成吉思汗像
现今成吉思汗的陵园坐落在内蒙古伊金霍洛旗阿腾席连镇东南面的敖包上,号称“八白室”。“八白室”是由八间白色的建筑构成。由于蒙古贵族有葬后灭迹、不留坟冢的习俗,埋葬地点不为人知,无从祭祀,所以,为了纪念祖先,便创立了经常可以祭祀纪念的灵庙,这种灵庙就叫做“八白室”。《蒙古源流》一书记载:“因不能请出金身,遂造长陵共仰庇护,于彼处另立白屋八间,在阿尔台山阴、哈岱山阳之谔特克地方建立陵寝,号为索多博克达明成吉思汗。其后遂留传至今。”
相传1226年,成吉思汗率兵征讨西夏时,路经蒙古西南部高原(鄂尔多斯高原)的时候,来到了这个地方。这时正是春光明媚的时节,一片迷人的景色吸引了他,使他久久不忍离去。他在沉思很久之后,对周围人说:“我看这个地方太美了,死后就把我葬在这里吧!”果然,在西征的第二年(1227年),他就病死在清水县军中了。他的遗体由诸王和那颜(蒙古贵族首领)按照他生前的愿望,千里迢迢运到这里安葬。从此,人们便把这里称为伊金霍洛,意为“主人的陵园”。
成吉思汗陵的现有建筑,是新中国成立以后重新修建的。1939年抗日战争时期,德王秘密派遣蒙奸、汉奸进行阴谋活动,企图将成吉思汗陵盗窃去归绥。内蒙古广大人民得知这一消息后,提出了强烈抗议。在广大人民和抗日爱国人士沙王等提出迁移的呼吁下,国民党政府被迫成立移陵委员会,和沙王等人一起办理移陵之事。成吉思汗陵于1939年5月开始迁移,先迁到了甘肃省榆中县兴隆山,在榆中县放置了11年后,又移置到青海省塔尔寺。新中国成立以后,应内蒙古各族人民的要求,于1954年春,由内蒙古自治区组成迎接成吉思汗灵柩回蒙的代表团,专程前往塔尔寺,同年4月1日将灵柩接回伊金霍洛。中央拨专款80万元,重建了陵园。
成吉思汗的陵园建筑在美丽的鄂尔多斯高原上,在蓝天、白云、黄沙之间,三座蒙古包式的宫殿肃然伫立,明黄的墙壁,朱红的门窗。再加上璀璨夺目的金黄色的琉璃宝顶,使这座永恒的王者之居分外的雍容、典雅、静穆、庄严。
成吉思汗名叫铁木真,虽然后来被誉为“一代天骄”,但命运给他安排的却是一条坎坷而曲折的道路。他的父亲被世仇塔塔尔人毒死,他九岁就成了孤儿。饥饿和危险始终追踪着他,他逃亡、潜伏、被捕、示众,人世间最大屈辱和痛苦,把他锤炼成一个钢铁战土。他耐心地收拾父亲的残部,小心翼翼地积累力量。七年之中,连续击灭了塔塔尔部、克烈部和乃蛮,使他一跃而为蒙古各部中最强大的首领。1206年,蒙古各部在鄂嫩河畔召开叫做“忽烈而台”的贵族会议,推举铁木真做全蒙古的大汗,命名为“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蒙语的意思是“海洋”。也许,命运已经注定,他将有海洋一样宽阔的疆土,他战无不胜的铁蹄将在一片无水的海洋上任意驰骋。
他首先向南扩张,降服了西夏。接着攻陷了金国的中都(今北京市),迫使金王朝迁都开封。然后旌麾西指,兵锋席卷中亚,进逼东欧,把中亚古国花剌子模的国君赶到了里海的荒岛;再回戈东进,击溃俄罗斯军队的无效抵抗,把国土和势力推进到顿河流域。
1226年,成吉思汗再次进攻西夏,在西夏首都即将攻陷的最后时刻,他于1627年旧历7月12日,在清水县行营去世。
他的一生是在马背上度过的。他给他的孙子忽必烈留下了最终统一中国、建立元朝的基础,他震撼世界的旋风般的铁蹄,给欧亚两洲的王公贵族,留下了胆战心惊的记忆。
但是,他却没有留下真正意义上的陵墓。
根据遗俗,蒙古君主无论死在哪里,他的遗骨都得送回漠北的老家,他们的祖先生息发祥的地方。
然而这座陵寝已消失在茫茫草原之上,早就不辨踪迹了。坐落在内蒙伊金霍洛旗甘德尔敖包上的成吉思汗园陵,建成于1954年,是我国所有帝王陵墓中最年轻的一座。墓中当然没有成吉思汗的遗骨。
据《元史》记载:“成吉思汗葬起辇谷”。所谓起辇谷,大略是肯特山脉中一条山谷。“辇”是古时帝王乘坐的车,成吉思汗从这里起步,先统一蒙古各部,进而建立了地跨欧亚的蒙古汗国。然而,由于时间的推移,地名的变更,以及译音的讹杂,这个极具纪念意义的“起辇”之地,早已湮没无闻了。
另据《多桑蒙古史》记载,墓地在“斡难、怯绿连、秃剌三水发源之不儿罕合勒敦诸山之一山中。”《马可•波罗游记》也说:“成吉思汗葬一山中,山名阿勒台。”这个“阿勒台”,也许就是《多桑蒙古史》中的“……合勒敦”,但它既然只是诸山中之一山,既没封树,又没有标志,群山莽莽,四顾茫然,也就无从寻觅了。
蒙古人是真正的游牧民族,他们把墓地掩藏起来之后,又为成吉思汗建立了一座马背上的陵园,以供祭祀,这就是“八白室”。
所谓“八白室”,就是八座白色毡帐。也许就是成吉思汗生前所习用的毡帐吧,内中供奉着成吉思汗的遗物,象征着墓地,祭祀活动也就在“八白室”里进行。这是一座典型的蒙古式的活动陵园。便于迁移,符合游牧民族生活和战斗的特点。最初,“八白室”建立在今阿尔泰山和肯特山一带的蒙古高原上,明朝初年,安置在河套一带,天顺年间,守护陵寝的鄂尔多斯部进入鄂尔多斯高原,“八白室”也随之而来。清初在鄂尔多斯高原设立伊金霍洛旗。
伊金霍洛,蒙语的意思就是“主人的陵寝”。
抗日战争时期,这座“主人的陵寝”还被转移至甘肃、青海等地。直到解放后,“八白室”重返伊金霍洛,新建了陵园,才结束了七百多年的颠沛流离的生活。
至于他真正的墓地,早就享受着永恒的静谧,可遇而不可求了。
成吉思汗的真正墓地之所以难以寻求,有传统上的原因,也有现实中的原因。
从传统上看:蒙古人是典型的游牧民族,生产力低下,迁徙频繁,瀚海无垠,黄尘涨天,即使留下高大陵寝,转瞬也会变成不可辨认的沙丘。所以他们的民族习俗是薄于墓葬,完全没有汉族的那种讲究死后哀荣的墓葬观。
平民一般奉行“天葬”和“野葬”。所谓“天葬”,就是将死者遗体,放置于山顶或山谷,并不掩埋。所谓“野葬”,就是将死者遗体,放置在木轮车上,然后驱车在荒野奔驰,任遗体在起伏颠簸中掉下为止。三日之后再去查看,如果遗体已被鸟兽食尽,即被认为是死者升天,值得庆贺;如果鸟兽不食,则被认为是死者罪孽深重,另须举行宗教仪式和“超度”了。
贵族们虽然认为比平民高贵,但也只是“墓而不坟”。“墓“和“坟”,在古代是有明确界限的,深埋于地下的叫“墓”,隆起于地上的叫“坟”。古代的华夏诸族,也是“墓而不坟”的。坟,毕竟是生活安定后的奢侈品,与游牧生活是不相适应的。即使成吉思汗的陵墓,也毫不例外地遵循着“墓而不坟”的古训。
从现实上看:当时是战争时期,西夏都城指日可破,任何有关君主去世的传闻都会动摇军心,给强敌以可趁之机。所以,成吉思汗曾留下遗嘱,为了骗取西夏早日投降,“死后秘不发丧”,待西夏投降后,才由一支骑兵奉着灵柩,秘密地向预定的墓地急驰。
为了做到真正保守秘密,他们还采取了一系列的严酷的措施。在运行的长途中,倘或碰到行人,尽数杀死,决不留一个可能泄露秘密的活口。
到了预定的墓地,先把地面的草、木、石、杂一一移开,再把挖出的泥土有层次的排列,灵柩进入泥土之后,再逐一把泥土等物还原。倘有多余的泥土,也要运到远远的地方抛弃,决不留下一点可疑的痕迹。
《草木子》一书说:安葬完毕,先骑着马乃至于动用万马在墓地上任意践踏,使它平整,再在上面当着母骆驼的面杀只小骆驼。然后,派一支部队远远地守护着它,待第二年青草长起,同周围的大草原青碧青碧连成一片,无法分辨了,才拔营撤走。
这真是万无一失的安全。
为什么要杀一只小骆驼呢?据说,骆驼有辨识自己血亲的天性。如果将来还要寻找墓地,就以那只失去亲子的母骆驼为先导,走到它儿子死去的地方,它就放声悲鸣,不肯离去。下面当然就是要寻找的墓地了。
他的秘密,只有骆驼知道。
等这只骆驼,或者以后再杀的骆驼终于死去的时候,墓地的秘密也就永恒了。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他的陵园建筑在美丽而辽阔的鄂尔多斯高原之上,处在蓝天、白云、黄沙、草地之间,三座蒙古包式的宫殿仁立在那里。朱红色的门,明晃晃的墙,金黄色的琉璃宝顶,完全是一派雍容、典雅的气象。可这不是他的真正的陵墓,这里其实没有他的遗骨。
成吉思汗名字叫铁木真,他的一生很坎坷。9岁的时候,父亲被仇人塔塔尔人毒死了,于是他成了孤儿。他不住的逃亡、潜伏甚至被捕,也曾经被人当众羞辱。可是生活的痛苦磨炼着他的意志,他把化仇恨为力量,私下积聚力量,秘密收罗父亲的残部,培植自己的亲信。在短短7年之间,他就横扫塔塔尔部、克烈部和乃蛮部,一举成为当时蒙古各部当中最最强大的首领。
1206年,在“忽烈而台”大会上,铁木真被各部贵族一致推举为全蒙古的大汗,命名为“成吉思”,后人称他为“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的一生是在马背上度过的。他能征善战,所向无敌,四处扩张。他首先向南扩张,降服了西夏;接着攻陷了金国的中都;之后他挥师西进,一直到达中亚、东欧,把中亚古国花剌子模的国君逼到里海的荒岛上,又向东击溃俄罗斯军队,把疆域扩张到了顿河一带。1226年,他再次率军攻打西夏。1227年,在即将攻克西夏首都之时,他逝世在行营中。成吉思汗的赫赫战功,给他的孙子忽必烈日后统一中国、建立元朝打下了基础。可以说,他的蒙古铁骑震撼了世界。可是,他的陵墓到死在哪里呢?
按蒙古民族风俗,君主无论死在哪里,遗骨是必须送回到祖先的发祥地——漠北去的。
据《元史》载,“成吉思汗葬起辇谷”,“起辇谷”,可能是一道山谷,在肯特山脉中。“辇”是古代帝王们乘坐的车。“起辇”意思是说,成吉思汗从这里乘车起步,开始统一了蒙古各部,后才建成了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汗国。只可惜,这个“起辇谷”年代太久,早已湮没无闻。
据《多桑蒙古史》载,成吉思汗墓地在怯绿连、斡难、秃刺三水的发源之处;在罕合勒敦诸山之一上,可惜是这山没留下任何的标志。莽莽群山,四顾茫茫,去哪里寻觅?为祭祀成吉思汗,蒙古人后来为他建立了一座马背上的陵园,叫做八白室。
“八白室”,也就是八座白色的毡帐。毡帐里供奉着成吉思汗的遗物,也就象征着墓地。这样的陵园既方便迁移,也方便祭祀,符合蒙古游牧民族迁徙的特点。“八白室”曾经迁移了很多地方,起初在肯特山一带的蒙古高原上,后来又移到黄河的河套一带,最后又迁到鄂尔多斯高原了,现在“八白室”在伊金霍洛旗。“伊金霍洛”在蒙语里是“主人的陵寝”的意思。
成吉思汗陵园坐落于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甘德利草原上,颇有特色,是内蒙古的一处主要旅游景点,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陵园长宽均为1.5千米,建筑面积1500多平方米,周围是牧场。其主体建筑为3个蒙古包式的宫殿,分正殿、寝宫、东殿、西殿以及成吉思汗行宫等几个部分。正殿高26米,为八角形,蒙古包式穹窿顶,双层屋檐,蓝色琉璃瓦覆盖,置金黄色琉璃太宝顶。正厅有一尊成吉思汗塑像,披甲按剑,端坐在椅子上。寝宫内排列着黄缎子覆盖的3个蒙古包,中间包内为成吉思汗和他的三个夫人的灵柩,两侧包内是成吉思汗两个胞弟的灵柩。两侧殿内墙壁上绘有成吉思汗出生和统一各部落等内容的壁画。因为当时的蒙古族盛行“密葬”,所以真正的成吉思汗陵究竟在何处始终是个谜。现今的成吉思汗陵乃是一座衣冠冢。
关于成吉思汗陵园和成吉思汗陵园游玩时间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上一篇:王治郅军衔少将图(王治郅军衔)
下一篇:石文博 奥数(石文博)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