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科斯马斯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科斯马斯坚信的地球是神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本文目录一览: 1、魔兽世界春节烟花...
今天给各位分享科斯马斯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科斯马斯坚信的地球是神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怎么完成魔兽世界游戏任务春节神庙,这里分享下操作方法。
1、首先在游戏中去找一个NPC,叫新图科斯马斯。坐标位置如图所示。
2、来到科斯马斯这里接到任务纯洁神庙,如图所示要求前往纯洁神庙和纯洁之首见面。
3、接到任务后任务立刻显示可完成, 如图所示右侧任务栏有黄色问号。
4、打开地图查看任务NPC位置所在,如图所示红框内黄色问号处便是。
5、根据地图指示来到任务NPC这里,如图所示头顶有黄色问号的便是。
6、最终交任务完成,领取经验和奖励。
罗马人对中国的认识要比古希腊人好多了,希腊人曾认为“塞利斯人”的身体超过了一般常人,长着红头发、蓝眼睛,声音粗犷……”这是老普林尼的看法。中国人寿命特长,最高“可达三百岁高龄”
罗马人对中国的地理位置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生于亚历山大时代的希腊人科斯马斯(Cosmas Indicopleutès)在他的《世界基督风土志》(Universal Christian Topography)一书中讲到中国时说:“我可以提一下,产丝之国位于印度诸邦中最遥远的地方……这个国家叫秦尼扎(Tzinitza),其左侧为海洋所环绕……秦尼扎国向左方偏斜相当严重,所以丝绸商队从陆上经过各国辗转到波斯,所需的时间比较短,而从海路到达波斯,其距离却大得多……从海上去秦尼扎的人……需要穿越整个印度洋,其距离也非常大的。所以,经陆路从秦尼扎到波斯的人就会大大缩短其旅程。这可以解释波斯何以总是积储大量丝绸。”
在西方历史上罗马人第一次报道了中国历史的一个真实事件。这就是泰奥菲拉克特(Théophylacte)在他的《历史》一书中所提到的“桃花石人”。在我们考察西方人对中国的认识过程时,有一点不能忘记,在历史上中国和欧洲之间文化交流的桥梁是中亚地区和阿拉伯世界,西方关于中国的许多认识是经过中亚和阿拉伯这个中间环节的,泰奥菲拉克特关于“桃花石人”的报道就是根据突厥人的文献而来的。他在书中说在桃花石城(Taugaste)附近形成了一个非常勇敢而又强大的民族:“桃花石人的首领为Tasan,它在希腊文中的字面意思是‘天子’。在桃花石人中,权利并不受派系之苦,因为对他们来说,君主是天生的。这一民族崇拜偶像,其法律是公正的,生活中充满智慧。他们有一种具有法律力量的习惯,即禁止男子佩金首饰,尽管他们在从事贸易方面具有极大的规模和便利,使他们掌握大量的金银。桃花石以一条江为界。从前,这条江将隔岸遥遥相望的两大民族分隔开了。其中一个民族穿有黑衣,另一个民族穿鲜红的服装。到了我们这个时代,在莫里斯皇帝统治之下,那些穿黑衣者越过了大江,向着那些穿红衣者发动了战争,他们成为胜利者并建立了自己的霸业。”并说桃花石人在旧皇城“数英里远的地方又筑了另一城,蒙昧人称这后一座城为库博丹(Khoubdan)”。 所说的穿黑衣的民族和穿红衣的民族的战争就是隋文帝统一中国的战斗。因为,当时中国以长江为界,长江北是隋,尚黑;长江南是陈国,陈兵尚红,这样才有“黑衣国及红衣国”之传说。桃花石人在旧都的附近又建一城,名曰“库博丹”。张星先生认为这符合中国的历史事实,因为隋文帝的确在旧京城外建了一座新城。古代的突厥民族和西亚各国都把中国的长安称为“克姆丹”(Khumda),这里的“克姆丹”和“库博丹”“同为一字。
个人认为,欧洲的历史没有像中国这么连贯,他们很多时候是教会而不是官方在修史。中世纪时期欧洲的史料肯定是没有中国多的。另外罗马帝国以后,欧洲分为几十个国家,单个国家的史料肯定是少的(从面积上只相当于中国的省)然而总数加起来也是客观的。
兹按国别略说一下:
拜占廷的史学 在公元7世纪以前,拜占廷在文化上大致还保持着希腊、罗马的传统。基督教会的势力不像在西欧那样至高无上,它是隶属于皇帝,作为专制政体的支柱而存在的。因此,与同时期西欧各国的文化比较起来,拜占廷文化具有较多的世俗性。查士丁尼一世皇帝在位时,拜占廷帝国的国势最为强盛,出现了最著名的史学家普罗科匹厄斯。他留下两部重要的著作:一为《当代史》(即《查士丁尼皇帝征战史》)。主要是记述东罗马帝国兴兵灭汪达尔王国、东哥特王国,并移师向东与波斯帝国争衡的经过;一为《秘史》,描述查士丁尼时代的宫廷内幕,对当时的显贵人物颇多讥评。
拜占廷的学者致力于古籍的整理,其中贡献较大的是大教长佛提乌(约820~891)。他编纂了一部《群书摘要》,辑录的古典著作达280种之多。有不少古典著作赖有佛提乌的辑录而保存了下来。
① 意大利。在中世纪初期,意大利著名政治家、史学家F.M.A.卡西奥多鲁斯(约490~585)著有《哥特史》12卷,是研究东哥特王国历史的第一手材料。惟此书原本已经散佚,只能从朱尔丹尼斯所作的节本中略见其梗概。
伦巴德人入侵意大利北部的历史,是由基督教执事保罗(约720~799)记载下来的,保罗所著之《伦巴德史》是中世纪欧洲史学的要籍之一。
中世纪后期,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约1254~1324)口述、鲁斯蒂恰诺(或鲁斯蒂切洛)笔录的《马可·波罗游记》,即《东方见闻录》,广泛介绍了东方各国特别是中国的概况,被称为“世界一大奇书”。
② 法兰克王国。法兰克王国的第一位历史学家是都尔城的主教格列高利(约538~594)。他著有《法兰克人史》10卷,始自传说时期,止于591年,对法兰克王国早期的历史作了精详的记载。
9世纪初著名的传记家爱因哈德(约770~840)。用华美的文笔写了一部《查理大帝传》,此书是世界历史文库中的要籍之一,传诵甚广。
③ 西班牙。
西哥特人统治西班牙时期(414—726年)最著名的历史家是伊西多尔(约560~636)。他曾当选为塞维利亚城的主教。著有《西哥特、汪达尔、苏维汇诸王的历史》,记叙西哥特人、汪达尔人、苏维汇人迁徙和建国的经过。
托莱多主教朱利安(680—690)写了一部《哥特王闻巴远征托莱多史》,还写了一部《圣伊蒂芬索传》。然而西班牙哥特人最有价值的史料是西哥特法典《古代法律》和阿拉列二世的《罗马法摘要》。又有许多宗教会议的法令。
主教伊达提阿斯的《编年史》从公元379年写到469年。比克勒夫大寺院住持约翰的编年史补充了从567年到590年的情况。约翰是一位西班牙修道士,曾在君士坦丁堡学习希腊文。并曾遭受阿利安派国王利维基尔德的迫害,他的作品是西哥特一部最好的史料。
④ 英格兰。英国史学的奠基者是比德。他著有《英国教会史》,所叙史事止于 731年。此书虽然主要是叙述天主教在不列颠传布的经过,但也涉及到当时英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情况。
英国早期的史事,主要是赖有《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而流传下来的。从7、8世纪起,盎格鲁、撒克逊各邦的宫廷和寺院中已经有人开始撰写编年史,及至英国统一后,阿尔弗烈德大王在位时,组织了一批学者,把从前各地所积累下来的编年史加以删改和增益,汇编在一起,命名为《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
英国的第一位通史作家是亨廷顿的副主教亨利(约1084~1155)著有《英国史》,所叙史事始自G.J.凯撒时代,止于1154年。
13世纪,英国产生了编年史家M.帕里斯(约1200~1259)。他的著作对1215年《自由大宪章》的制订和英国国会的起源均有记述。
⑤ 德意志。在西欧各国中,德意志的史学兴起比较晚。11世纪中期,德意志出现了编年史家兰伯特·冯·黑尔斯费尔德(1025~1088)。他用宗教史观写了一部《编年史》,始自远古,止于1077年的“卡诺莎事件”。
埃克哈德·冯·奥拉(?~1125)著有《世界编年史》5卷。前3卷叙述自上古直至查理曼时代的史事,后2卷记载自查理曼直至亨利五世当政时期的史事。此外,他还写了一部《神圣罗马帝国史》。
中世纪德意志最著名的历史学家是弗赖辛的主教奥托(约1111~1158)。他留下两部历史著作:一为《编年史》,以《圣经》中所说的“创世记”作为开端,一直写到1146年;一为《皇帝腓特烈传》,记述这位皇帝连年用兵的经过。
14世纪以前东欧各国的史学 东欧国家形成比较晚。这些国家的史学兴起于10世纪以后。
捷克最早的一位历史学家是布拉格的科斯马斯(约1045~1125)。著有《波希米亚史》3卷,是捷克第一部堪称为历史的著作。
在12、13世纪之际,波兰产生了历史学家W.卡德武贝克(约1160~1223)。著有《波兰史》 4卷,始自传说时期,止于1203年,是波兰史的开山之作。
这时匈牙利最早的史籍是记述阿尔帕德王朝第一位国王斯蒂芬一世(977~1038)生平事迹的《大实录》和《小实录》,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俄国最早的一部历史著作,是涅斯托尔的《编年纪事》。相传涅斯托尔生活在12世纪初年。其所撰之《编年纪事》,始于公元 9世纪中期,止于1110年,为基辅罗斯时代最重要的史籍。
中世纪俄国最重要的一部文献资料,是《诺夫哥罗德编年史》。在诺夫哥罗德大公国的一个寺院里,从11世纪初叶起就有人开始撰写编年史,逐年把重大事件记载下来。此项工作一直继续到15世纪末期。所以,从11世纪初叶直到15世纪末期这 500年间俄国历史上的大事,其中包括金帐汗国统治时期的史事,在《诺夫哥罗德编年史》中都有反映。
《失去自由毋宁死》是希腊作家卡赞扎基斯发表于1953年的长篇小说。这篇小说的故事梗概如下:
小说主要写克里特人抗南侵略的故事。克里特人虽然粗野,但是他们有强烈的爱憎。当土耳其压迫者来侵略时,他们团结一致,奋勇抗击,宁愿为自由而献出生命。
克里特爱国者领袖之一,队长米哈莱斯自从土耳其人入侵以来,就和全体克里特战士一起立下誓言:“不自由毋宁死。”他从来不向任何人屈服,也从来不受任何人支配。当他在战场上与敌人进行激烈战斗时,他的妻子,他的女儿,都无法使他从战场上撤下来。大主教也命令不了他,即使上帝亲自来宣示,看来对他也丝毫起不了作用。
然而,在他的一生中,却有一次使他对献身于自由的事业偏离了方向。那就是在一次奋力保卫寺院的战斗中,他突然听到一个热恋着他的克里特女子埃米内的呼救声,她被土耳其人抓住了,敌人正把她抱走,他不顾一切地带了一小队战士离开战斗岗位,赶去拯救她。虽然他懂得,她的美貌会使他忘记战斗任务,他警惕地不朝她看一眼,只是为了去救她脱险而已。尽管如此,他还是铸成了大错,他终于为自己的错误行动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同时由于他擅离职守,土耳其人占领了寺院。
原来,米哈莱斯和埃米内的前夫努里·韦伊是一对好朋友,他们作为战友互相尊敬,他俩都是这个时代英勇杰出的人物。他们一块儿起来抗击土耳其入侵者,都把自由看作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因为怀有共同的信仰和战斗目的,所以他俩刺破手臂,把血凝在一起,成为盟兄弟。努里·韦伊请出他的妻子埃米内为战士们唱歌,米哈莱斯被埃米内的美貌和动听的歌声所陶醉。
另一个克里特爱国者领袖波利克西伊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见到了埃米内,也身不由己地爱上了她,要求成为她的情人。由于他和米哈莱斯同时爱上了一个女人,所以他们俩既是亲密的战友,又是势不两立的情敌。
努里·韦伊一次与米哈莱斯比试力气,结果输给了米哈莱斯,从此,努里就失去了妻子对他的一贯尊敬。追求埃米内的人越来越多,努里常常要与这些追求者比武。一天,努里与米哈莱斯的一位兄弟马努萨卡斯较量各自的武艺,不幸用匕首击中了马努萨卡斯。马努萨卡斯伤势严重,被人抬回家后不久就死了,米哈莱斯见到兄弟惨死,气得发了狂,下决心要伺机为他兄弟报仇。然而,在一次奋勇抵抗土耳其侵略者的战斗中,当努里受了重伤时,米哈莱斯非但不趁机杀死努里,反而救护他,使努里深深感动,坚决要求带伤继续战斗,最后努里为自由而战死在疆场。在他临终前,他高呼自由,满意地含笑而终,努里死后,波利克西伊斯娶了埃米内为妻,他企图劝说她成为一名基督教徒。
米哈莱斯抛弃一切私念,一心为保卫克里特人的自由而战斗,土耳其压迫者经常骚扰克里特人居住区,还常常发动大规模的扫荡。在每次战斗中,米哈莱斯都是沉着地组织和领导克里特战士们英勇抵抗,粉碎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侵犯。只有在这次保卫寺院之战中,他为了援救埃米内而离开了战场,致使寺院被土耳其人攻下。
当米哈莱斯和另外七个英勇的克里特爱国者在山上继续奋勇反击一大群土耳其入侵者时,所有的克里特战士都已接到命令暂时放下武器,撤回后方。这时米哈莱斯的侄子科斯马斯被派上山来劝说他放弃这场徒劳的反击。但米哈莱斯为自己的错误行动感到万分羞愧,当他想到他的祖父、他的父亲和其他许许多多好样的克里特人都为自由献出了生命时,他誓死要与侵略者血战到底,来洗清他的耻辱。
科斯马斯看到他如此坚决和英勇地打击敌人,这种高昂的抵抗精神大大地鼓励了这位年轻战士,使他忘记了自己刚从国外学习回来,忘记了新娶的妻子,忘记了他母亲和那些派他前来说服米哈莱斯撤下来的嘱咐,也情不自禁地投入了激烈的战斗。科斯马斯不幸头部中弹身亡,米哈莱斯愤怒地向敌人射击,又杀死了许多敌人,但终因寡不敌众,他自己的头部也中了致命的枪弹,英勇地倒下了。
十三世纪末与十四世纪初,捷克出现了对发展民族语言的文学更加有利的条件,由于上层贵族与日耳曼市民之间的经济竞争,逐渐产生一种民族意识,由于贵族对最高统治者及其宫廷日耳曼文化的反感,这种意识得到进步增强。末代普热米斯尔王族支持日耳曼民间口头文学,理所当然地激起了捷克方面在文学上的竞争。
用本民族语言写作的文学之所以得到发展,还在于除了以拉丁文为文学语言的僧但宗教界之外,贵族阶层也开始从事文学创作,他们已不仅仅对宗教题材进行加工了。这类新作品的主人公已不只是圣徒,也有世俗人物、骑士和贵族。
我国著名的世俗叙事诗(亚历山大大帝)就描述了这样的主人公。这是首关于希腊国王亚历山大大帝的诗作,中世纪基督教徒将他视为所有骑士美德的体现者。
我们不知道亚历山大大帝的作者是谁,但他对于富裕市民的高傲态度、对农民的反感情绪、对狩猎的爱好,及对于骑士与军事专门术语的通晓,证明他是贵族的一员。亚历山大大帝的作者在其作品中已表达了爱国主义思想及对日耳曼移民的反感。
对于移居捷克的外国人不断增长一事所表示的忧虑,也反映在捷克第一部诗体编年史即《达利米尔编年史》中。该书产生于十四世纪初,以其自觉的爱国主义精神而显得出类拔萃。
与《亚历山大大帝》一样,这部编年史的作者也不为世人所知。我们只能估计他是一位贵族,对市民和外国人满怀仇恨,颇有文学修养,对古老的捷克编年史造诣较高。直至下一个世纪,才误将编年史的作者定为人们所不知道的达利米尔。
作者叙述的捷克史,始于捷克始祖到来之日,止于十四世纪初期。远古史部分以科斯马斯的记述为依据,但作者也熟悉其它编年史,并照顾到民间传统,采用地方与家族传说,最后几章还从自身经历与见证人的讲述中吸收了材料。
作者对本民族及其光荣历史的热爱。他指责捷克贵族不关心本民族的过去。《达利米尔编年史》的作者也明确地表现了对外国文学题材如《亚历山大大帝》的反感。
写作编年史的初衷并不是为了描述过去,而是发出紧急号召;呼吁捷克人恢复传统美德,表达对于捷克人民及其语言的热爱。热爱祖国,这对诗人来说是一种自然的感情:“让我们每个人的心都为自己的语言而沸腾吧!”这种对祖国的爱,不应因为意识到本身的各种缺点而有所削弱。因而他又规劝道:“捷克人啊,自已梳洗吧,哪怕是你头上的疮疤,也别留给外族人!”他激烈反对贵族的媚外思想,警告他们不要慎仿外国的道德风尚,指责他们悭吝自私,他渴望伸张正义与享受应有的权利。
作者在其著作中,表达了对封建主与日耳曼富裕市民的排挤有切肤之痛的下层贵族的观点,因此其指责的矛头主要针对日耳曼市民和所有德意志人,但对最高统治者及上层贵族也不无微词,主要指责他们模仿外国习俗。
当然,《达利米尔编年史》不像科斯马斯编年史那样是一部可靠的史料。作者对真实事件与传说常常不加区分,将自己时代的观点搬到远古历史之中,并屡屡借助于虚构的幻想。
然而《达利米尔编年史》的意义,在于作者炽热的爱国主义精神及其采用的易为广大读者所接受的形式。尽管受到出身等级的局限,作者仍然在某些地方表现出一定的民主思想因素。
达利米尔编年史的写作风格朴实无华,通俗易懂,不矫揉造作。作者喜欢采用一些民间的巧妙成语和比喻。达利米尔对本民族的炽烈感情,他对接受外国风尚、对祖国的敌人的反感,使他的编年史具有了现实性,若干世纪之后捷克读者仍感到它很亲切。大批的手抄本以及后来的增补与十五世纪的校订,都证明读者很喜爱它。在民族危亡的年代,它更是激发民族意识的进军号。
科斯马斯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科斯马斯坚信的地球是神、科斯马斯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