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雅罗斯拉夫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雅罗斯拉夫·普拉西尔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本文目录一览: 1、沙皇有几世?一世...
今天给各位分享雅罗斯拉夫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雅罗斯拉夫·普拉西尔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沙皇是俄罗斯皇帝1546年到1917年的称呼。第一位沙皇是伊凡四世。1721年彼得大帝改名皇帝。但直到1917年为止,俄国的统治者一直都称为沙皇。
俄罗斯总共有25代沙皇
历任俄国沙皇:
862—879年留里克
879—912年奥列格(882年迁都基辅,从此开始基辅罗斯的统治)
912—945年伊戈尔
945—962年奥尔加摄政(伊戈尔妻)
962—973年斯维亚托斯拉夫一世
973—980年雅罗波尔克一世
980—1015年弗拉基米尔一世
1015—1019年斯维亚托波尔克一世
1019—1054年雅罗斯拉夫一世
1054年雅罗斯拉夫死后,其子三分天下,基辅罗斯解体。
1054—1073年伊兹雅斯拉夫
1073—1078年斯维亚托斯拉夫二世
1078—1093年弗塞沃洛德一世
1093—1113年斯维亚托波克二世
1113—1125年弗拉基米尔_莫诺马赫
1125—1132年穆斯提斯拉夫一世
穆斯提斯拉夫一世死后,罗斯完全进入封建割据时期。
1132—1139年雅罗波尔克二世
1139—1146年弗塞沃洛德二世
1146—1154年维雅切斯拉夫
1154—1157年尤里_乔治_多戈里奇一世
弗拉基米尔大公统治时期
1157—1175年安德列_安德鲁一世_伯格柳别斯基
1157—1176年迈克尔
1176—1212年弗塞沃洛德三世
1212—1217年,1218—1238年尤里二世
1217—1218年康斯坦丁
蒙古统治时期
1238—1246年雅罗斯拉夫二世
1246—1247年斯维亚托斯拉夫
1248—1249年迈克尔
1249—1253年安德列二世
1253—1263年亚历山大一世
1263—1272年雅罗斯拉夫三世(特维尔公)
1272—1276年巴西尔_瓦西里
1276—1281年,1283—1294年德米特里厄斯_季米特里
1281—1283年,1294—1304年安德列三世
1304—1319年米切尔(特维尔公)
1318—1326年尤里_达尼洛维奇(莫斯科公)
1326—1327年亚历山大二世(特维尔公)
1328—1331年亚历山大三世
莫斯科大公国
1263—1303年丹尼尔
1303—1325年尤里三世
1325—1341年
1331—1341年立陶宛伊凡一世(又称“钱袋”伊凡)
1332—1341年弗拉基米尔
1341—1353年西蒙
1353—1359年伊凡二世
1359—1389年季米特里_顿斯科伊(顿斯科伊意思为“顿河英雄”)
1389—1425年瓦西里一世
1425—1462年瓦西里二世(“失明大公”)
1462—1505年伊凡三世(伊凡大帝,1480年脱离蒙古统治)
1505—1533年瓦西里三世
1533—1584年伊凡四世(伊凡雷帝,1547正式称“沙皇”)
1584—1598年费多尔_狄奥多一世(1598年沙皇费奥多尔死,无嗣,留里克王朝告终。)
王朝混乱时期
1598—1605年鲍里斯_戈都诺夫
1605年费奥多尔_狄奥多二世
1605—1606年季米特里一世(伪沙皇)
1606—1610年巴西尔四世_叔伊斯基
1607—1610年德米特里厄斯_季米特里二世(伪沙皇)
1610—1613年伏拉斯基拉夫(波兰公)
罗曼诺夫王朝
1613—1645年米哈伊尔_罗曼诺夫
1645—1676年阿列克斯
1676—1682年狄奥多三世
1682—1696年伊凡五世
1682—1725年彼得一世(彼得大帝)
1725—1727年叶卡捷琳娜一世
1727—1730年彼得二世
1730—1740年安娜_伊凡诺芙娜
1740—1741年伊凡六世
1741—1762年叶丽萨维塔_伊丽莎白
1762年彼得三世
1762—1796年叶卡捷琳娜二世(叶卡捷琳娜大帝)
1796—1801年保罗一世
1801—1825年亚历山大一世
1825—1855年尼古拉一世
1855—1881年亚历山大二世
1881—1894年亚历山大三世
1894—1917年尼古拉二世
1917年以后俄罗斯皇位传承者
1918年—1924年,虚位。
1924年—1938年,基里尔·弗拉基米洛维奇大公
1938年—1992年,弗拉基米尔·基里洛维奇大公
1992年至今,玛利亚·弗拉基米洛夫娜女大公
法定继承人,玛利亚的儿子,格奥尔吉·米哈伊诺维奇大公
1992年至今,尼古拉·罗曼诺维奇大公
法定继承人,尼古拉的女儿,娜塔莉亚·尼古拉伊娃·罗曼诺娃公主
基辅(Kyiv, Киев),乌克兰首都,经济、文化、政治中心。地处乌克兰中北部,第聂伯河中游两岸,及其最大支流普里皮亚季河与杰斯纳河汇合处附近。
19世纪末,基辅因俄罗斯帝国的工业革命而再度兴起。基辅在经历1917年俄国革命引发的动荡时期后,自1921年起成为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重要城市,1934年后成为首都。(1917年-1934年首都为哈尔科夫)。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基辅遭受战火蹂躏,但战后快速的复原,成为苏联第三大城市。1991年苏联解体,乌克兰独立,基辅再次成为乌克兰首都。
2019年12月26日,位列2019年全球城市500强榜单第421名。
历史沿革
编辑
基辅的历史已有1500多年。始建于5世纪下半叶,9-13世纪为第一个基辅罗斯的都城和中心,有“罗斯城市之母”之称。
乌克兰的首都基辅,被誉为“罗斯众城之母”。它是东斯拉夫人建立的最古老城市,位于第聂伯河右岸一块高度约90米的台地,三面濒临陡峭悬崖,形势险峻。东斯拉夫人最早的编年史《往年纪事》(作于12世纪)记载了关于“基辅城”的由来:波良人部落首领三兄弟——基伊、塞克和霍里夫共同“建造城堡,以长兄的名字命名为基辅。”其时在6-7世纪之交。这是后世基辅城的核心。
基辅处于三条重要商路的交叉处。一条通过第聂伯河的“瓦良格人到希腊人之路”,从水路上把波罗的海一带与黑海连通。另一条陆路大商道由东向西:自黑海起,经基辅、克拉科夫、布拉格,把阿拉伯世界与西欧连接起来。第三条商道起自里海,通过基辅抵达波罗的海,把阿拉伯世界与北欧连接起来。 [4]
基辅的彼切尔斯基修道院大教堂
822年,第一个乌克兰国家基辅罗斯在乌克兰的基辅建立。988年全市改宗东正教,往后两个世纪通过欧亚贸易逐渐繁荣起来,被称为第聂伯河上的“帝王之城”。
1240年,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 ᠮᠤᠩᠭᠤᠯ ᠨᠡᠷᠡ ᠪᠠᠲᠤ)及其蒙古帝国远征军攻占基辅,其后成为钦察汗国的一个重要城市。
1362年,西面的立陶宛大公国入侵;1569年又被割让予波兰;1686年归于俄国。
19世纪初俄国沙皇锐意发展工业,基辅成为乌克兰一带的领导城市;60年代与莫斯科和敖德萨通铁路。
乌克兰首都基辅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成功,基辅遂于翌年成为独立的乌克兰国家首都。1941年苏军败退,被纳粹德军占领,1943年苏军解放基辅。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政府授予基辅以“英雄城市”的称号和金星勋章、列宁勋章,表扬该市人民在战争中的勇敢和牺牲。
1991年,基辅发生骚动,同年底苏联解体,乌克兰脱离苏联独立,该市成为乌克兰的首都。
基辅州(乌克兰语:Київська область)在乌克兰北部第聂伯河中游,北邻白俄罗斯。面积2.89万平方公里。人口193.3万(不包括基辅市,1985)。乌克兰人占十分之九以上,余为俄罗斯人、白俄罗斯人、犹太人。1932年设州,首府基辅(但因为是首都所以基辅市并不受州管辖)。大部是平原,西南为第聂伯河沿岸丘陵。矿藏有泥炭、煤和钛。温带大陆性气候,1月平均气温-7-5℃,7月17-18℃。年降水量500-600毫米。第聂伯河及其支流音里皮亚特河、杰斯纳河流经。建有基辅水库水电站。工业以运输设备和农业机械制造为主,还有甜菜制糖厂。农业主产甜菜、小麦;乳肉畜牧业发达。主要城市白采尔科维、瓦西利科夫等。
地理环境
编辑
位于基辅的Slavutich宾馆
基辅(乌克兰语:Київ;俄语:Ки́ев 英语:Kyiv)位于乌克兰中北部,第聂伯河中游。为乌克兰的首都,经济、文化中心。位于第聂伯河中游两岸,及其最大支流普里皮亚季河与杰斯纳河汇合处附近。
城市西部地势高亢,东部低平、宽阔。属温和的大陆性气候。 1793年基辅并入俄国。自古为贸易要冲。19世纪末成为俄国西南部重要商业城市和甜菜制糖中心。1934年乌克兰首都由哈尔科夫迁此。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曾被德军占领。战后重建,工业基础不断扩展。该市接近顿巴斯和第聂伯河沿岸钢铁基地,周围是富饶的农业区,机械制造业和轻工业发达。机械制造业门类较多,大多与运输业相联系,还有机床、仪器、化工和机械等。轻工业有照相机、食品、编织品等。化学工业和印刷出版业也很发达。是乌克兰的交通枢纽。东郊设有国际机场,河运直达黑海,市内建有地下铁道。
全市分10个行政区。市中心处于高岸上的旧城区,第聂伯河蜿蜒而过。保留着旧街道格局 ,拥有全市大部分历史建筑,包括以壁画闻名的索菲亚大教堂,基辅-彼切尔斯克修道院、威杜比次克修道院和安德烈耶夫教堂等。旧城北侧原为贸易和犹太人区,后有河港。南侧为政府机关所在地。中心区四周是工业住宅郊区。河两岸之间有公路和铁路桥相联接。市内设有基辅大学等高等院校,众多科研机构,以及博物馆、美术馆等。
乌克兰共和国首都基辅(Kyiv)位于乌克兰中北部,第聂伯河中游,是第聂伯河港口和重要的铁路枢纽。它面积782平方公里,人口262.6万(2002年12月31日)。城市属温和的大陆性气候,一月份平均气温-5.8℃,7月份平均气温19.5℃,平均年降水量622毫米。
基辅
20世纪70年代初有工业职工35万,约占职工总数的五分之二。基辅交通发达,是水陆空交通枢纽,有铁路和公路通往莫斯科、哈尔科夫、顿巴斯、南乌克兰、敖德萨港、西乌克兰和波兰。第聂伯河的航运能力较高。鲍里斯波尔机场有航线通往独联体大部分大城市、乌克兰许多城镇以及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等国。市内汽车、电车交通方便,日载客量200余万人,还有地下铁道。基辅是东欧重要的工业、科学、文化及教育中心,也是许多高科技产业、高等教育机构和历史建筑的所在地。这座城市拥有广泛的基础设施和高度发达的公共交通系统,如基辅地铁。
自然资源
编辑
基辅
乌克兰自然资源丰富。它不仅拥有大片肥沃的“黑土带”(占全世界“黑土带”总面积的40%),而且还蕴藏着70余种矿藏资源,如沥青、无烟煤、铁、锰、铬、钛、铅、锌、铝、汞、镍和一定量的天然气和石油,其中沥青和无烟煤均占前苏联总储藏量的60%。
顿巴斯是原苏联最大的煤田之一。已探明储量为420亿吨。克里沃罗格的铁矿 储量为260亿吨,为原苏联的第2位。 乌克兰森林资源较为丰富,占全国领面积的14%,跨越三个植被带:森林沼泽带、森林草原带和草原带。
乌克兰有自然保护区和天然国家公园23个(面积为77.19万公顷),其中自然保护区14个,地球生物层保护区3个,天然国家公园6个。在克里木半岛南部黑海沿岸约10公里的狭长地带,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落叶林与长绿的草地灌木丛并存。由于它优美的环境、温和的气候,使其成为世界著名旅游度假圣地之一。主要树种有:松树、柞树、云杉、冷杉、椴树、槭树、白桦树等。
乌克兰约有3万种低级和高级植物,植物资源丰富。其中,藻类植物约4000种;菌类和粘菌类植物15000种以上;苔藓类植物1000多种,导管植物4523种。乌克兰的动物资源也极其丰富,包括邻海(黑海、亚速海)领海水域在内,大约有44800种动物。根据动物分类,在乌克兰,原生动物有1200种以上;腔肠动物有40种;栉水母网动物1种;扁虫类1299种;纽虫动物门有33种;原始腔肠动物有1457种;钩头虫动物有58种;环节动物门动物有400多种;节肢动物门动物有39146种;软体动物门动物有369种;有触手亚网动物33种;棘皮动物门动物14种;脊索动物门动物有694种。
人口民族
乌克兰
乌克兰的人口多年来一直是负增长,2006年人口为4688.64万。而今年6月1日,乌克兰人口为4746万人,其中城市人口3210万人,农村人口1540万人。全国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85人,基辅市人口为260万。男人平均寿命为61.6岁,女人平均寿命为72.8岁。退休人口占总人口的28-35%。男女比例多年一直保持不变,即46%:54%。
乌克兰一共有130个少数民族。按各族人口占全国的比重看,主体民族乌克兰族占72.7%,俄罗斯族占22%,其他少数民族总共只占5.3%。克里米亚的鞑靼族在原苏联时期有20多万人,他们的故乡是克里米亚半岛,1946年6月25日,斯大林指责克里米亚鞑靼人在德国奸细指使下组织自愿队反对红军,并建立反革命活动集团反对苏维埃政权,而且鞑靼族居民群众对叛国者基本未予以反对,于是决定,把克里米亚鞑靼人迁移到苏联其它加盟共和国。克里米亚鞑靼族的大迁移,成为苏联最重要的民族问题之一。那以后,克里米亚鞑靼人开展了重返故乡运动,但迫于政治高压,重返故乡实际上并无可能。但是,鞑靼人重返故乡的愿望并未止息。1991年乌克兰独立后,鞑靼人返归故里定居问题很自然提到日程。由于政治环境的变化,出于人道主义考虑,乌克兰政府制订了一定的政策,逐步解决鞑靼人返迁克里米亚问题,现今约26万鞑靼人生活在乌克兰。
政治
乌克兰是一个民主国家,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原则,即国家的立法、司法和执行权力,均按宪法规定的界限各自实施其权限。宪法确定乌为主权、独立、民主的法制国家,实行共和制。总统为代表国家的最高元首;最高苏维埃为立法机关;内阁为行政机关,向总统负责。乌克兰议会实行一院制,议会也称“乌克兰最高苏维埃”,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议会的法定人数为450名议员。国会议员由直接普选产生,任期4年。
乌克兰总统选举采用无记名投票的直接的平等普选方式,任期为5年,同一人任总统职务不能超过连续两届(10年),2014年5月29日亿万富翁波罗申科以54.7%的得票率,当选乌克兰新总统。2019年大选则由喜剧演员泽林斯基获胜并出任新一任乌克兰总统。而政府总理由总统提名议会批准后方可就任。
经济
乌克兰是工农业较为发达的国家。重工业在工业中占据主要地位。
重工业
基辅
在工业中占据主要地位,其煤炭,冶金,机械制造和化学工业构成了现代化经济的骨架。乌克兰土壤肥沃,农产品以粮食,甜菜,向日葵,葡萄,长纤维亚麻为主。市中心是旧城区,坐落在第聂伯河右岸,尽管旧城区的很多建筑为战后所建,但它仍保留着旧街道格局。市内的大部分历史建筑也都集中在这里,如著名的索菲亚大教堂(11世纪建,现为博物馆)等。旧城内外还有许多博物馆、剧院、公用楼、大百货商店。旧城北侧原是贸易和犹太人区,现为河港。南侧的彼切尔斯基区有乌克兰政府的许多主要建筑,如议会政府大厦等,建造于11世纪的佩切斯卡亚隐修院是前苏联历史上最著名和最重要的隐修院。中心区四周是工业住宅区。住宅建筑群形成的单元(称“小区”)之间为公园和绿化带,包括乌克兰科学院的大型植物园和小型大学植物园。城市外围有数处森林公园。二战后,城市不断向第聂伯河左岸发展,两岸之间有公路和铁路桥连接。基辅是前苏联的重要工业中心之一,工厂遍布全市,以市中心区以西和第聂伯河左岸最为集中。
制造业
种类繁多,重工业以生产成套机械装备、精密机床和仪器、金属切削机床、飞机、化工设备、液压起重机、电子仪器、电枢、船舶、摩托车、电影设备为主,轻工业有化工产品、照相机、电子计算机、手表、编织品、食品等。化工产品有树脂、化肥、塑料和化纤等。出版业发达,有14家印刷厂。
照相机
乌克兰
基辅(Kiev)是一个前苏联的相机品牌,现由设在乌克兰首都基辅的工厂制造。除了常见的35mm相机,它同时也出产中画幅及大画幅的型号。其中最受欢迎的应是基辅88和基辅60两种型号的中画幅相机。
基辅相机的优缺点
基辅相机最大的优点在于其价格便宜。如果使用纯俄制或乌制的镜头与配件,跟一架同等级的哈苏相机相比,基辅可能要便宜10到15倍。因此许多刚转换到中画幅相机的摄影爱好者都选择基辅来减低风险。
但是,由于基辅工厂的质量管理薄弱,即使是全新的基辅相机也时常有许多缺陷,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其内部零件制作粗糙。因此,许多购买基辅相机的摄影爱好者都会在使用前先把相机送去做一些维修工作。
社会
教育
乌克兰的教育发达,有完善的教育体系,它延承了原苏联的体制,包括学前教育、普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中等专业教育、高等教育。
乌克兰共有979所高等院校。依照各高等院校的不同地位和级别建立了四个不同的等级。现有一、二级院校共 664 所,三、四级院校315所。著名大学有:国立基辅大学(全称基铺塔拉斯.舍甫琴科大学,行政上校长直接向总统负责,2013QS世界大学最新排名501-550段)、国立技术大学、国立哈尔科夫大学、国立哈尔科夫师范大学、国立利沃夫大学、敖德萨音乐学院、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等等。
媒体
乌克兰新闻机构管理部门为乌国家广播电视信息政策委员会,前身为乌克兰信息政策部,隶属乌内阁,主要负责乌新闻机构的政策指导、业务管理和协调。
主要电台有:乌克兰国家广播公司、基辅市广播电台、“自由”电台、“金门”电台等。
主要电视台有:乌克兰国家电视1台、乌克兰国家电视2台、国际电视台、现代电视台、“新频道”电视台、“1+1”电视台、“ICTV”电视台和基辅电视台等。
主要报纸有:《事实报》、《政府信使报》、《乌克兰之声》、《日报》、《基辅导报》、《镜报》、《工人报》等。
文化
居民多信奉东正教和天主教。乌克兰语为官方语言,俄语在乌克兰也有广大的使用人群。但当今乌克兰政府比较注重乌克兰语的推广和普及,特别是在学校教育中(乌克兰语以及乌语少数民族语混合学校的学生占76%,俄语 学校的学生占24%),媒体和政府公文上,以及就业上,以此来保证乌克兰的国家和民族认同,维护国家独立和安全,融合俄罗斯少数民族。在苏联时期,俄语学校大约占九成,乌克兰学校占一成,如今却倒过来了。在出版物和媒体上,乌克兰语占有明显的优势。乌克兰文化璀璨,它的油画、芭蕾、舞蹈和音乐等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俄罗斯文学之父果戈里从乌克兰走向世界,乌克兰也是托尔斯泰名著《复活》的历史舞台;影响中国几代人的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其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也正是乌克兰人;小说《青年近卫军》的故事发生地也正是在乌克兰。乌克兰有世界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基辅,它被誉为“俄罗斯众城之母”,还有950年的历史的圣索菲亚大教堂。
旅游
历史类
金门
金门
建于11世纪,是现存不多、保留完好的雅罗斯拉夫大公时代的建筑之一。金门是古代基辅城的正门,门扇和门楼上的教堂圆顶装饰有镀金的铜箔,金门因此而得名。门高12米,宽6.4米。
修建金门在当时有两个作用,一是作为当时基辅最要主要的城门,二是作为防御之用。1983年金门遗址经整修后辟为博物馆,对游人开放。馆内陈列许多古基辅的文物。
开放时间为10:00-17:00,周二休息。
纪念馆
矗立于古老的第聂伯河右岸,是一组雄伟的雕刻和建筑艺术群。纪念馆占地10公顷,其入口 原是彼得1716年为抵御瑞典人入侵而修筑的洞穴要塞。纪念馆周围建有高浮雕群像。馆中陈列8,000多件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展品及许多油画和雕塑,纪录了乌克兰人民在卫国战争中建立的不朽功勋。“祖国-母亲”雕像是纪念馆的主体组成部分,也是基辅的标志性建筑之一。高62米,系为纪念卫国战争中牺牲的英雄而建。“母亲”的左右手分别高举盾和剑,象征着乌克兰人民保卫祖国的信心和决心。
纪念碑
纪念碑
为纪念基辅建城1,500周年于1982年建立,位于第聂伯河右岸河边,小广场上一组雕塑与“祖国-母亲”像交相辉映。相传在5世纪初,基、谢克、哈里夫三兄弟和他们的妹妹列别齐在第聂伯河右岸建立了城市,城市以大哥基的名字命名,故称之为基辅。这座雕像是为了基辅的奠基者建立的。
斜坡
基辅古老的文化街,因街上有安德烈教堂而得名。基辅罗斯时代,手工业者和小商贩均住在下城,安德烈斜坡是从上城到下城最近的路,因而成为手工业产品的交易场所,这一传统一直延续至今。这条街道已按上个世纪的原样修复,沿街设有手工艺作坊、艺术沙龙,出售各类具有乌克兰民族特色的工艺品和纪念品。
团结环
为纪念乌克兰与俄罗斯合并(1654年)328周年于1982年建立。采用航空材料建成,形似彩虹。站在观景台上,周围的美景尽收眼底。团结环左边是基辅音乐厅,音乐厅对面是乌克兰宫和中央文化公园,公园内有弗拉基米尔大公纪念碑,建于1835年,高20米。
人文类
大街
从基辅植物园远眺第聂伯河东岸
基辅的中央大街,也是市内最繁华的街道。“克列夏季克”在俄语中的意思是“十字形的”。根据传说,这里原是森林边的一块空地,河流交错纵横,因而得名。
克列夏季克大街是在二战后按照战前的模式原样修复的,大街横穿过有乌克兰第一广场的“独立广场”。1998和2001年对大街和广场进行了重新整修,在保留其原有风格的基础上,使其具有现代气息。为充分利用其所在的地理位置,在大街的尽头和独立广场下开发了颇具现代规模的大型地下商城。这条大街两旁绿树成荫,两侧商店林立,堪称基辅市的商业黄金地段。周末和节假日为步行街。乌克兰独立纪念日有阅兵式和武器展示。
博物馆
又称民俗村,位于城郊的“皮络戈夫”村,占地150公顷,有近300座建筑。古老的各具特色的建筑物均是从乌克兰各州原封不动运来的。展品有住房、木结构教堂、粮仓、打谷场、井、水磨、风磨、农民的家什、服装、餐具等,最古老的用品是16-17世纪的生活用品。
歌剧院
位于弗拉基米尔大街,建于1897-1901年,由著名的设计师尼古拉·瓦西里设计。内有演出舞台、乐器演奏池、包厢等一系列设施。为欧洲四大著名剧院之一。
马林宫
原为沙皇宫殿,建于1750-1755年,当时是亚历山大女皇当权。此建筑曾于1819年遭受火灾,最上一层楼及楼顶被烧毁。1870年玛利亚女皇拨专款重建此宫。现属于国家政府机构所在地。
植物园
基辅有新旧两大植物园,新植物园位于第聂伯河岸上,可以远眺第聂伯河对岸秀丽的风景,也可以看到美丽的东正教大教堂的穹顶。虽然植物园一年四季都有独特的景色,但是最佳的游览季节是在每年的5月1日-10日,这时群花盛开,移步一景,实在是美不胜收。
信仰类
基辅理工学院(2张)
基辅彼切尔斯基修道院
基辅著名古迹之一,占地28公顷,内有许多教堂及博物馆(包括古代珍宝博物馆、图书和 图书印刷博物馆、乌克兰民族装饰艺术博物馆等),其中洞窟教堂历史最为悠久。它建于1051年,由二条洞穴(高2米、宽1.2米)组成,相距400米,分别向第聂伯河延伸,总长500余米。洞穴两壁各向里挖出高1米、长2米、深0.5米的浅穴,最早作为修道室,教士死后尸体保存在洞穴内,由于洞穴内特殊的气候环境,这些尸体自然风干成木乃伊。木乃伊被认为是奇迹,是神的力量的体现,修道院因此声名远播。洞窟内保存有125具木乃伊。
圣米哈伊尔教堂金顶大教堂
12世纪,洞窟教堂曾是东欧宗教和文化中心,这里有圣像画室和缮写室,将经文译成教会斯拉夫语,并翻译外国文学。1240年蒙古入侵期间,洞窟教堂曾作为基辅市民的避难所。18世纪,沙皇在此囚禁政治犯。十月革命以前,俄国及东欧国家的东正教徒纷纷来此朝拜,许多知名人士在洞窟教堂隐居并从事创作。除洞窟教堂外,比切尔修道院内还有一些教堂,如别里斯托夫救世主教堂(建于11世纪)、圣母升天教堂(建于17世纪,重建于2000年)。修道院内的钟楼高96.5米,为欧洲之最。它直径29米,底层宽8米,共4层,金顶,顶部装有灯和十字架。钟楼原有9座钟,现存4座。基辅洞窟修道院院区于199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教堂对外开放时间为10:00-16:00,周一休息。
圣米哈伊尔教堂金顶大教堂
始建于1713年,是纯粹的乌克兰民族风格的建筑。东面是米哈伊尔教堂,西面是厨房和禅院,正面是各式各样的壁柱。正门是半拱形的,三角墙上雕刻着形形色色的几何图案。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曾进行过整修。米哈伊尔教堂广场上的基辅女大公奥尔加和圣安德烈塑像。
圣索菲亚大教堂
圣索菲亚大教堂
建于11世纪,巴洛克式建筑风格。是智者雅罗斯拉夫为庆祝古罗斯军队战胜突厥佩切涅格人和颂扬基督教而修建的。“索菲亚”是希腊语“智慧”的意思。该教堂建成后,很快成为基辅罗斯的宗教、政治和文化中心。罗斯的大主教住持于此,大公在这里接见外国使节,签订国际条约。这里还陈列着许多考古文物和建筑模型,基辅10世纪的全景模型展出了被蒙古侵略者破坏前的基辅市貌。这里还建立了斯拉夫民族的第一个图书馆。对外开放时间为10:00-17:00,周三10:00-16:00 。
对外关系
1990年10月19日,基辅与武汉市结为友好城市。
1993年04月06日,基辅与天津市结为友好城市。 [5]
1993年12月13日,基辅与北京结为友好城市。
1997年3月9日,乌克兰基辅州与中国湖北省缔结友好关系。
2005年6月13日,基辅与苏州结为友好城市。
俄罗斯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是留里克王朝,因为定都基辅,所以称为“基辅罗斯”。俄罗斯文明是亚欧大陆的游牧文明、拜占庭文明、西欧文明等融合而产生的文明。在基辅罗斯时代,这种融合就已经明显地体现出来了。我们通过了解基辅罗斯的文化,就能够了解这种文明的融合状况。
一,东正教文化以及对艺术的影响
罗斯文明的兴起和拜占庭帝国有分不开的关系,简单来说,和拜占庭的商业联系加速了斯拉夫民族的社会进步,让斯拉夫民族进入了文明时代。基辅罗斯建立后,和拜占庭的联系更加紧密,必然导致拜占庭的文化源源不断地传入罗斯。其中,东正教的传入对俄罗斯的历史影响是最为深远的。
接受东正教之前,罗斯人信仰的是万物有灵的多神教。这种多神教没有严密的组织,缺乏整体性和统一性,无法克服各地的离心力,无法发挥巩固国家统一。为此,罗斯大公们决定引进拜占庭的东正教。在10世纪之前,东正教就已经在罗斯传播。到988年,弗拉基米尔大公宣布东正教为国教,这为后来俄罗斯继承拜占庭文明奠定了基础。
罗斯受洗
罗斯并非完全照搬了东正教的文化,如何将东正教文化和斯拉夫民族习惯进行了有机结合。例如罗斯教会对拜占庭的教会法进行了修改, “使在拜占廷基础上出现的那些教会-世俗法律汇编与俄国现实相符合”。罗斯的教会建立后,就受到了拜占庭的控制。1031年,基辅都主教区建立,其都主教是由君士坦丁堡牧首任命。1051年,雅罗斯拉夫未经拜占庭方面的许可就任命了罗斯人伊拉里昂为基辅都主教。这说明,罗斯的东正教开始摆脱拜占庭教会的控制。
东正教在艺术方面的表现是最为直接的,现在在建筑绘画方面进行有一些介绍。“罗斯受洗”后,东正教的教堂就迅速在罗斯地区建立了起来。德国编年石佳基特马尔说基辅就有400座教堂,这个数字可能有些夸张,不过也能够反映东正教传播的盛况。比较出名的教堂有基辅的索菲亚教堂,它至今依然存在。
基辅索菲亚教堂
我们可以从罗斯地区的教堂来谈谈文化的融合。拜占庭的教堂风格是希腊柱廊建筑的发展,主要特征是十字架平面与半球形穹顶。随着东正教的传入,这种风格的建筑在罗斯地区广泛新建,不仅仅是教堂,就连民间建筑也在仿照拜占庭的风格。但是,为了适应罗斯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这种建筑风格也出现了一定的变化。“基辅的石头建筑一开始就带有罗斯的特征,比如在一个建筑物上建几个甚至更多的圆屋顶。又比如,在北方,为了抵御恶劣的天气,厚厚的墙壁、小窗户和陡峭的屋顶特别流行。”
莫斯科
另外一类的宗教建筑是修道院。最著名的修道院是基辅的圣乔治和圣伊琳娜修道院 ,修道院的名字是以出资修建者的名字命名,修道院会为出资人提供宗族服务,被用作家族墓地。这种模式也是来自于拜占庭。1054年,出现了著名的基辅洞窟修道院,它是若干洞窟组成。这里在之后成为了俄罗斯的宗教中心。
基辅洞窟修道院
随着拜占庭风格的建筑进入罗斯的是宗教绘画,包括圣像画、马赛克镶嵌画和彩色壁画等。这些绘画的风格呆板、威严、庄重,主题基本都是强调人生而有罪,同时表达了 教会和国家权力的至高无上。最初的宗教绘画都是出自拜占庭艺术家之手,后来罗斯人加入其中,开始出现了世俗方面的内容,如王公狩猎的情景。
圣像画
二,文字、文学和史学:拜占庭文化和斯拉夫精神的融合
文字是文化传承的基础。斯拉夫文字的产生也和东正教有密切的关系。9世纪,希腊传教士基里尔以24个希腊字母为基础,结合斯拉夫人的发音特点加入了19个新字母,创造了新的字母文字,被称为基里尔字母,或者斯拉夫字母。“罗斯受洗”后,礼拜仪式、宗教活动、东正教经书、宗教著述等都完全采用了基里尔字母,基里尔字母文字成为了罗斯的官方文字。
基里尔兄弟和斯拉夫字母
东正教的传入加速了文化的进步。教会不仅在城市中心建立了医院、慈善机构,还建立了一些教会学校。东正教的教士们带来了第一批书面文学作品,如从拜占庭翻译过来了大量的书籍,教士们写下了许多的祈祷书、布道训文集、赞美诗、圣徒传记等。比较有代表的著名总主教罗斯伊拉里昂所编写的布道集《论律法和神恩》,它赞美了东正教的精神文化和弗拉基米尔的受洗活动。
实际上在东正教传入之前,罗斯国家就已经出现了文学,是口头文学,也可以叫做史诗。虽然史诗的出现不需要文字,但是它在后世的流传则需要文字。教会文学主要是传播东正教的精神文化,史诗则主要是歌颂斯拉夫人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罗斯最重要的口头文学作品是《壮士歌》,是一部史诗,主要赞美表现由骑士精神、基督教以及与游牧民族的不懈斗争等融合而成的气质。12世纪后期形成的《伊戈尔远征记》歌颂了伊戈尔大公对波洛伏齐人的征服,被称为“浸透了拜占庭精神”的无韵律散文诗。
《伊戈尔远征记》插图
史诗继续发展,就出现了史学。在10世纪末,在基辅和诺夫哥罗德等城市已经出现了编年史。1073年,俄罗斯史上第一部完整的编年体通史——《往事纪年》编写完成。这本史书详细记载了基辅罗斯建国以来的历史,涉及政治、经济、宗教、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国际关系等方面的内容。《往年纪事》也涉及了波兰、拜占庭等国的历史,对西欧、北非、中东地区也有一定的介绍。其中引用了许多拜占庭的文献进行了补充。
《往年纪事》
随着东正教文化在罗斯的不断传播,拜占庭的文化和斯拉夫的民族精神不断融合了起来。在基辅罗斯时代的史诗、历史著作中已经能够体现到了这种融合。
三,教育和科学:加速了斯拉夫的文明进步
和拜占庭帝国的文化相比,基辅罗斯显然是相对落后的。罗斯的大公们为了加速斯拉夫民族的文化发展,也十分重视教育。罗斯受洗后,弗拉基米尔就命令王公贵族将有才能的子弟送往教会进行系统的学习。
到11世纪,文化知识已经在贵族阶级普及开来。那时候的罗斯贵族之间流传一句话“书籍是奔向产生智慧的宇宙的万川之源”,几百年后的高尔基说“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两者的内涵是多么相近,这是否是一种传承呢?
基辅罗斯著名的大公雅罗斯拉夫被称为“智者”,他的一项重要的成就就是发展文化教育。他在全国兴办了大量的学校,接纳儿童学习。在个别城市还建立了女修道院,开办女学堂,女孩子除了能够读书识字外,还学习歌舞、缝纫。他在索菲亚大教堂建立了罗斯的第一个图书馆。为了鼓舞后世子女读书,他亲自写下了《家训》。
雅罗斯拉夫
文化和教育的发展,促进了罗斯农业、天文、历法、数学等方面知识的进步。就以天文学为例子。斯拉夫民族最早的历法和原始农业的刀耕火种有关,如月份被叫做伐木的月份、树木干燥的月份、烧焦的树木变成灰烬的月份等。随着拜占庭文化的传入,罗斯采用了当时最为先进的儒略历,将一年分为365.25天,并将基督诞生之年作为纪年开始。
新历法的采用也促进的数学的发展,人们学会了分数和四则运算。1136年,诺夫哥罗德的一位教士写下了罗斯第一篇数学著作。
从人类文明进程的角度来看,俄罗斯的文明进程是十分迅速的。在罗斯国家形成之初,斯拉夫民族的经济还停留在原始农业阶段,商业也仅仅是以物易物。但是到了10世纪,罗斯就已经过渡到了成熟的国家阶段了。农业发展到了犁耕阶段,各种在欧洲具有优势的手工业行业出现。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变化,罗斯的大公们大规模引入拜占庭的法典,结合斯拉夫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罗斯法典》。是文明的交流加速了罗斯文明的进步。
结语:
世界所有的文明都在交流融合中进步,文明一旦陷入了孤立、封闭的状态就会走向衰落。俄罗斯文明的异军突起是中世纪世界格局变化的产物,也是东西方文明交融的典型。基辅罗斯衰亡后,俄罗斯民族又吸收了大量的蒙古游牧文化因素,西方的近代文明因素,成为了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桥梁。
我们在探讨俄罗斯的文明交融的时候,往往会忽略斯拉夫民族本身的文化,或者将斯拉夫文化等同于东欧的游牧文化,这都是不太合理的。斯拉夫民族是俄罗斯的土著民族,它是一切文明在这里进行了交流、融合的主体。
尽管其他文明的文化因素在俄罗斯表现的十分强盛,但是终究是建立斯拉夫民族选择基础之上的,是符合斯拉夫的民族精神的。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说,斯拉夫文明或者俄罗斯文明属于拜占庭文明的延续,斯拉夫文明就是单独一支屹立于东西方之间的独特文明。
关于雅罗斯拉夫和雅罗斯拉夫·普拉西尔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下一篇:安哥拉时间表(安哥拉时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