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足球赛事 > 正文

田秋实(田秋)

田秋实(田秋)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田秋,以及田秋实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1、水稻田秋翻地有什么好处 2、...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田秋,以及田秋实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水稻田秋翻地有什么好处

水稻田秋翻地的好处

1、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空气干燥,风多风大,翻地时土壤水分的损失比秋季大的很多。

2、春季升温较快,特别是在垦区面积种植水稻以来,春播时间更加紧迫,春翻时间紧迫,秋翻地可减少劳力,避免在春季农忙时争抢时间。

3、春季干旱少雨,秋季雨水常7常比春季多,秋翻地能够多积 蓄秋冬雨雪,可弥补春墒不足,使秋雨春用。

4、秋翻地不仅能改善土壤、加深耕层、消灭病虫害、清除杂草,还具有蓄水保墒、 防御旱涝的作用。

秋翻地的技术要点

1、翻早不翻晚,掌握适宜耕翻深度。在秋收后及早进行,这样才能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土壤熟化,有利于土壤蓄存晚秋降水,建立土壤耕层水库,实现秋墒春用。

2、翻耕过晚,难免赶上秋雨就增加秋翻地的成本。从而造成秋翻地的质量不高,翻后易形成黏条,干后变成块状,如土壤过干,翻地阻力大、工效低,耕作质量差。大大影响了春季水田泡田的进度和质量,多不利于水耙地。

3、秋翻地要注意土壤湿度。土壤含水量在18%-22%时翻地适宜。翻后土壤细碎,保墒保苗好,并且翻地阻力小,工效高。秋翻应优先翻耕土质粘重的地块,以达到疏松土壤,加速土壤熟化的目的。

4、秋翻的地块可立即进行整地,在上冻前如果时间足够可以进行旋耕作业,防止跑水跑墒。 杨成林

耕地是农业生产中一项重要措施。由于上季农作物的生长、田间日晒雨淋等,耕作层上部土壤遭到破坏,肥力降低,地表板结,不利于下季作物的生长。由于春季干旱,耕地时若耕得太深,容易把下面的湿度翻上来,造成跑墒;若耕得太浅,耕作层上部的板结得不到充分缓解,仍然不利于作物生长。

秋收后,及时进行秋深翻,最好机翻,耕深25-30厘米,通过机具翻转土层,将作物残体及肥料翻入土中,增加有机质,同时消灭杂草及虫害。有条件的农户,可以在秋翻的同时,施入农家肥、化肥及防治地下虫的药剂,使土肥相融,增加土地的蓄水能力。秋深翻经过冻融交替及晒垡,可使土壤中矿质养分得到释放,肥料中的养分加快转化,土壤肥力得到提高,能为下年作物的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同时,秋深翻可使地下越冬的小地老虎等害虫被翻到地表或翻至深层土壤,破坏害虫生存和越冬环境,减少次年虫口密度。

一、改良土壤,保肥保土 通过秋翻地将耕作一年的表土层翻到下层,加速土壤熟化,有利于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 二、加厚活土层,加深耕作层 ·深耕打破了原有坚硬的犁底层,使活土层增厚,有利于土壤中水、肥、气、热条件的改善。 三、按纳冬春雨雪,杭旱保墒

“女儿,你结婚这些年不是挺好的吗”“妈,您别再说了”,怎么看?

家就是自己身后最大的靠山,也是最大港湾,人在失望和无助的时候,回到了家里总是能感觉到一丝丝温暖,不会永远觉得那么无依无靠,就像在婚姻里面一样,幸福是女人的追求,稳定是男人的追求,可当子女的要求没有得到幸福的时候,做父母的总是会感到自责,因为自己的子女受到了伤害。

在田秋的心里,母亲就是不喜欢听取她的意见,什么事情都是我是你母亲,我能害了你,我还能把你往火坑上推吗?总是一副我是为了你好的状态,就连田秋的婚姻都是母亲做主,父亲每次就说女儿大了,能不能把婚姻这样的事情交给她自己做主,最后连父亲也会遭到母亲的谩骂,说父亲不懂就不要乱插嘴。

田秋有一个很要好的男性朋友石磊,在田秋眼里虽然是异性好朋友,但是彼此都有那种在一起的想法,就是谁也不说破,石磊对田秋的好意都是默默的付出,不说什么回报,只要田秋对他一笑做的所有都是值得的,石磊明白田秋的母亲是一个很要强的女人,也见过几次,但是每次都被数落的很狼狈,但石磊从来不在意,谁让自己对田秋那么上心,就要接受她身边的人。

在田秋25岁生日的时候,在母亲的威逼下,不得不和母亲安排的相亲对象见面,田秋不喜欢,但是母亲说了,你看看人家的条件,有房有车还有自己的店面,你嫁过去肯定就是享福的,还需要你一个女孩子在外面奔波吗?田秋不愿意,她多希望石磊能帮着自己啊!但是明白石磊的处境,是不可能战胜自己的母亲,总不能为爱情私奔吧!也是不理智的选择。

母亲竟然都用生命在威胁田秋了,她只好答应结婚,结婚后的田秋以为这就是自己的宿命,刚结婚那会,丈夫是把田秋捧在手上,对岳父母都很好,钱和东西从来都不吝啬,田秋觉得自己就是被钱包围着,和丈夫结婚后,田秋断了和石磊的联系,她不想自己影响了婚姻和影响到石磊以后的爱情发展。

可是在结婚两年后,田秋一直都没有上班,在丈夫的开的店里面就像一副躯壳,来人了她就收钱,没人她就玩自己的,在钱方面田秋没有忧愁,但是婚姻上田秋发现丈夫好像不在是自己的,女人的感觉就发现丈夫肯定有了别人,事实上也是丈夫在外面有了其他的女人,但是田秋不说破,装作不知道。

对于这样的婚姻,田秋知道应该经营不久了,只是丈夫还没有说破,但是有次田秋撞见了丈夫和那个女人后,田秋知道自己不能忍受了,就要离婚,丈夫也不阻拦,离婚后田秋有了房子和钱,但是内心还是空虚的,回到娘家以为母亲会安慰一下,结果就是母亲说的这句话:“女儿,你结婚这些年不是挺好的吗”?田秋觉得可笑。

见母亲这样问自己田秋也不在乎母亲的感受了,回了母亲一句话:“妈,您别再说了”,见女儿说的话这么决裂,母亲也顿时不知道说什么了,田秋已经不想在待在娘家了,拿上自己的行李交代了父亲几句话出了远门,在这个时候田秋知道自己毕竟清静清静,不要再这样下去了,她也希望自己和母亲有各自的空间考虑一下事情。

结语:儿女的感情不是谁都能做主的,好与坏都是要自己能决定的,在某些方面父母只能做到参考的份上,不能直接就帮子女做决定,在田秋的事情上,就像她自己说的,一段失败的婚姻需要自己调节一下,让最和母亲都互相冷静冷静,不应该什么事情都挤在一起,放空是给自己最好的方式。

思南县内历史上都出过那些名人,他们是谁?

有田秋、李渭。

1、田秋

田秋(1494—1556),字汝力,号西麓,土家族,贵州思南府水德司(今思南县城)人 ,明代进士,官至广东布政使。为官二十年,直言敢谏,廉洁奉公。

他是开发贵州人才,兴办州县学校的先贤,功德卓著,业绩昭然。贵州自明朝永乐十一年(1413)建省至嘉靖的百余年间,全国13省有12省都有乡试科场。

惟独贵州科考仍归并于云南省,凡要考举人的学子都得到云南昆明应试。千里迢迢,道路崎岖,行旅艰难,这对贵州选贤育才带来很大不利。贵州抚按也曾向朝廷申报自设考场,未能如愿。

往往被朝廷以“旧制难改”或“旧制不可轻改”而了之。这样,就造成了贵州教育的发展缓慢,边远州县的教育就更落后了。

田秋于明世宗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向皇帝上《开设贤科以宏文教疏》,奏请在贵州独立设乡试考场。

十四年(公元1535年),获得朝廷批准。十六年(公元1537年),贵州首次开科,从此贵州人才四起,直追中原。

2、李渭

李渭是明朝理学家。号同野,明朝贵州思南府水德司(今思南县)人。明世宗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举人。

历任华阳(四川成都)知县、和州(安徽和县)知州、高州府(广东茂名)同知、化州知府、南京户部郎、韶州知府、广东副使、云南左参议等。

扩展资料:

思南县近代名人:

1、旷继勋

旷继勋(1897—1933),男,汉族,原名大勋,号集成,贵州思南县人。少时只读过三年私塾,从小好动,爱弹跳,会骑马,练就了一副轻捷矫健的身躯。辍学后随父串乡摆摊卖药。

1919年入川当兵,历任连长、营长。1925年升任黄隐江防军第二师第四旅旅长,不久江防军缩编为第七混成旅时改任第二团团长。同年发起成立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四川分会,分管财政。

1929年6月29日建立四川第一个县苏维埃政府——蓬溪县苏维埃。后出任红6军、红4军、红25军等多个红军军长、川陕省临时革命委员会主席。

1933年夏,在四川通江洪口场牺牲,时年三十六岁。2009年9月10日,旷继勋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2、肖次瞻

肖次瞻(1905.10--1940.12) 原名炳煌,又名次旃、汉吉,汉族,中共党员,黔东早期中共地下党组织主要创建人,思南县人。

13岁考入镇远中学,后考入常德教会学校,专习英语、数学,1924年随父到武汉,就读于共产党人陈潭秋、进步青年钱介磐创办的共进中学。

1925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积极投入学生运动;1926年在武汉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恽代英等一起从事革命活动,后出任中华全国邮务总工会筹备处常委。

3、干正书

干正书,男,中共党员,土家族,高级编辑,贵州省“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贵州省核心专家。他曾在思南任过乡镇秘书,县委宣传干事。

1981年调入贵州日报工作,任记者,专职评论员,理论部主任。1991年任贵州日报社副总编辑。

1998年任总编辑。他采写和编辑的新闻作品中,有近百件获中国新闻奖,全国党报新闻奖以及贵州新闻奖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田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思南县

2022思南田秋小学学区划分

共八个区。根据查询2022年思南田秋小学的具体学区为:沙洲社区,远东村,息乐溪村,江星村,映山村,万圣村,白沙井片区、新华村,共八个地区。

贵州的历史名人

一、孙应鳌 一代帝师

孙应鳌(1527-1586),字山甫,号淮海,溢文恭,明朝贵州清平卫(今凯里)人。著名朝廷大臣、学者、诗人、教育家和贵州教育的先驱。自幼聪颖,好学上进,喜读诗文,善作文章。明世宗嘉靖二十五(公元1546年)举人,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进士,选庶吉士,改户科给事中,出为江西按察司佥事,迁陕西提学副使,晋四川右参政,擢佥都御史,抚治郧阳,后为朝廷大理卿,户部右侍郎,又改礼部,充经筵讲官,掌国子监祭酒事(即全国最高教育行政长官兼全国最高学府校长),后任刑部右侍郎,南京工部尚书等。他当官勤于体察民情,善于调查研究,知识渊博,曾提出"勤学、励政、亲贤、远奸"等事,受到皇帝的重视和采纳。

二、杨龙友 诗书画三绝

杨龙友(1596-1646)名叫杨文聪,以龙友为字,又号山子。明代万历二十四年(1596),杨龙友诞生于贵阳城南郊的石林精舍。故居已荡然无存,大概就是在南明畔某一风景佳丽的地方吧。这里住着一个书香人家,父亲杨师孔是个有学问的人。杨龙友少负不羁之才,文章剑术兼擅其能,尤耽书画,意有所会,即伸纸泼墨,如风驰电掣,不能自休。他自幼癖嗜山水,十岁即从父登临泰山,朝观日出暮谒月为“烟峦翠霭”所迷。天启四年(1624),阖家随父移居南京,住在"二水中分"的白露洲,时年二十八岁。居南京,对秦淮秋月,流连忘返。偕同父亲畅游天台、雁荡,湖光山色,月影松明,冲惟相狎,恰如读旧书,见故人。遍历江浙山水,情随景移,景随情迁,跌宕风流之气,大为抒发,于是为诗、为文、为画,成为誉满江南的风流才子。杨龙友以“诗书画三绝”闻名于世,是一个“得诗画之中三昧”的奇才。

三、周渔璜 黔中诗帅

周渔璜(1665~1714年),清初著名学者,诗人。字渔璜,号起渭,一字桐埜,别号载公,贵阳青岩骑龙人。父亲周国柱有四子,渔璜排行第一。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渔璜22岁乡试第一。三十三年(1694年),29岁时成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三十六年(1697年)散馆,授翰林院检讨。四十四年(1705年)任浙江乡试正考官。四十九年(1710年)擢升翰林院侍读。五十年(1711年)简任顺天学政。五十一年(1712年)升侍读学士。五十二年(1713年)晋升詹事府詹理,奉命祭禹陵、明太祖孝陵,检阅浙江、江南两省兵。五十三年(1714年),终因操劳过度,年近半百即逝世于任上。

四、郑珍 西南巨儒

郑珍(1806——1864),字子尹,晚号柴翁,别号子午山孩、五尺道人、且同亭长。生于遵义西乡天旺里一个仅有几亩薄田的农家。自幼勤奋好学,记忆力过人,寓目辄能背诵。为了给他提供较好的学习环境,他的父母在1818年放弃了西乡的田产,把家搬到东乡乐安里的垚湾,靠近其外家居住。他的舅父黎恂,曾任浙江桐乡县令,藏书甚多。郑珍常走读于舅父家。他刻苦研究三十多年,终于在经学方面有了很深的造诣。他在经学和文字学方面的主要著作有《巢经巢经说》一卷、《仪礼私笺》八卷、《轮舆私笺》二卷,《凫氏为钟图说》一卷、《亲属记》一卷、《说文逸字》二卷、《附录》一卷、《说文新附考》六卷、《汉简笺正》八卷、以及《深衣考》、《老子注》、《辑论语三十七家注》、《说文大旨》、《说文谐音》、《转注考》、《释名证读》、《说隶》、等等。

五、莫友芝 西南巨儒

莫友芝(1811-1871) 字子偲,号郘亭,贵州独山人。出生在一个书香之家。父亲莫与俦(字犹人),清代嘉庆四年进士,曾任翰林院庶吉士、四川盐源知县和贵州遵义府学教授,著有《二南近说》、《仁本事韵》、《贞定先生遗集》等书。莫友芝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三岁开始识字,七岁诵读诗书。他有感于元晖“竹外山犹影”的诗句,曾用“影山”二字命名其读书的草屋;二十一岁,即考中举人,名冠乡里。官至知县。为晚请宋诗派诗人。

六、丁宝桢 晚清名臣

丁宝桢,晚清名臣,(1820年—1886年)字稚璜,贵州平远(今织金)人。咸丰三年(1853年),33岁的他考中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自此步入仕途。1863年,43岁的他由长沙知府调任山东按察使,次年迁任布政使,1867年3月晋升为山东巡抚。光绪二年(1876年)升任四川总督。1886年,66岁的丁宝桢死于成都。他在山东做了近10年巡抚,为官廉洁刚烈。其智杀权监安德海一事,令朝野震惊,至今被老济南人广为传说。

七、黎庶昌 晚清大使

黎庶昌(1837—1896),字莼斋,贵州遵义人,是中国晚清时著名的外交家和散文家。黎庶昌六岁丧父,家贫多疾,但却刻苦攻读,寒署不懈。十四、五岁时赋诗作文,犁然成诵,在府、县考试屡获第一。二十一岁即成为府学廪贡生。一八六一年,黎庶昌离遵义赴北京参加顺天府乡试,两试不中。一八六二年,因应诏上万言书论说时事,受到朝廷重视,被赏为知县,派往安庆听候曾国藩调遣。于是,黎庶昌便与张裕钊、吴汝纶、薛福成同为“曾门四弟子”,踏上了仕途。曾署理江苏吴江、青浦知县。一八七六至一八八○年,黎庶昌以参赞身份先后随郭嵩焘、陈兰彬出使英、法、西班牙等国,开始其一生的外交活动。一八八一至一八八四年和一八八七至一八八九年,黎庶昌两次以道员身份出任中国驻日本国大臣,为促进中日友好往来做出了卓越贡献。离任时,日本送行的人塞巷盈途,饯行至数百里外。西方各国使臣啧啧称赞,说这是使臣返国从来没有过的现象。

八、张之洞 晚清重臣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香岩,又号壹公、无竞居士,晚年自号抱冰。汉族,清代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人,生于贵筑县(今贵阳市),7岁时随父到兴义府城就读,13岁始回河北原籍应试,考取秀才;15岁时赴顺天府乡试中举人第一名,成“解元”;26岁考取进士第三名,成为“探花”,授翰林院编修。1867-1873年任湖北学政。1874年起任四川学政、山西巡抚。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因力主抗争任两广总督。1889年7月调任湖广总督。1906年升任军机大臣。在督鄂17年间,张之洞力主广开新学、改革军政、振兴实业,由此湖北人才鼎盛、财赋称饶,成为当时中国后期洋务新政的中心地区。 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其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对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基本纲领的一个总结和概括;毛泽东对其在推动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方面所作的贡献评价甚高,曾说过“提起中国民族工业,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四大名臣”。

九、何应钦 一代枭雄

何应钦(1889—1987) 字敬之。祖籍江西,生于贵州兴义。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1909年加入同盟会。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在黔军历任营长、团长、旅长、军参谋长等职。1922年夏任云南讲武堂教务长。1924年春任广州孙中山元帅府参谋。不久,任黄埔军校少将总教官,后兼教导一团团长,成为蒋介石的亲信。1925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长,参加平定商团叛乱、刘杨叛乱和两次东征陈炯明。1926年任第一军军长兼黄埔军校教育长。同年7月率第一军参加北伐。1929年任国民党海陆空司令部参谋长。在国民党“三大”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1930年任国民政府军政部长。后任“剿共”军前线指挥。参与对中央苏区的一、二、四次军事“围剿”。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主张对日本帝国主义妥协投降,任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特别事务委员会委员。1933年任北平军分会代理委员长,与日本签订出卖国家主权的《溏沽协定》、《何梅协定》。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后,暂代总司令职,主张“武力付伐”张杨。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四战区司令长官。1938年任军事委员会参谋长,负责战时的军制、计划和指挥。1941年和蒋介石一起策划了皖南事变。1944年任中国陆军总司令,指挥了长衡会战和湘西反攻战。1945年代表中国政府接受日本投降。

1946年任重庆行营主任,后赴美任联合国军事参谋委员会中国政府代表。1948年回国,支持蒋介石发动反革命内战,任国防部长。1949年初,蒋介石“下野”时,一度任国民党政府行政院长,旋即辞职。后去台湾。1950年任蒋介石战略顾问委员会主席,兼任国民党中央咨询委员会委员等职。

十、王若飞 铁嘴革命家

王若飞是我党早期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王若飞生于1896年10月,贵州安顺人。他从青年时代起就投身革命,在法国勤工俭学期间,1923年4月赴苏联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并转为中共党员。1925年3月回国后任中共北方区委巡视员、中共中央训练部主任。1925年10月至1926年3月任中共豫陕区委书记。1926年调上海任中共中央秘书部主任即秘书长 ,参与处理中央日常工作。1926年下半年到1927年初,参与领导了上海工人第一、第三次武装暴动。1927年起任中共江苏省委常委、农民部部长和宣传部部长。

1928年6月赴苏联莫斯科出席中共六大,后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成员。1931年回国,任中共西北特委特派员,后在内蒙古包头因叛徒出卖被捕。在长达5年零7个月的监狱生活中,他坚贞不屈。1937年获释后,任中共陕甘宁边区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抗战爆发后,1938年起任中共中央华中工作委员会兼中共中央华北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兼任八路军副参谋长。1940年春至1941年9月任中共中央秘书长,1941年至1943年3月任中共中央党务委员会主任、中共中央调查研究室党务研究室秘书。1943年3月至1945年8月任中共中央研究局党务研究室主任。1944年11月起任中共中央南方局工委书记,负责主持南方局日常工作。

1945年6月在中共七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同年8月与毛泽东、周恩来一起作为中共代表赴重庆同国民党谈判。1946年1月代表中共方面出席在重庆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4月8日在由重庆返回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于山西兴县黑茶山遇难。王若飞以自己的生命,实践了他“一切要为人民打算”的诺言,成为共产党人学习的楷模。

田秋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田秋实、田秋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