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足球赛事 > 正文

霍查主义(霍查)

霍查主义(霍查)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霍查,以及霍查主义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1、恩维尔·霍查的后事 2、...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霍查,以及霍查主义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恩维尔·霍查的后事

1985年4月11日10时,阿通社受权发布有关霍查逝世的讣告,阿尔巴尼亚随即成立了以阿利雅为首的20人治丧委员会,宣布全国致哀七天,戏剧、电影、音乐和体育活动一律停止。阿劳动党于4月13日17时30分召开了特别中央全会,一致选举阿利雅为党中央第一书记。全会同时决定:在地拉那等三市建立霍查纪念塑像;地拉那大学改名 为霍查大学;少先队组织改称“霍查少先队”;阿第一大港——都拉斯港亦以霍查命名。

全会结束后,阿利雅率政治局全体成员来到霍查遗体前,相继吻他的前额。阿利雅举起了右手:“亲爱的领袖 恩维尔同志,我们将高举你的利剑,砍倒一切内外敌人! 我们宣誓!”

“我们宣誓!”所有人跟着喊道。 追悼会后,送葬队伍沿着拉比诺特大街向东南方向行进。霍查的遗体在离市中心3 公里的祖国烈士陵园下葬。 当大理石板盖上墓穴时,人们痛哭起来。阿利雅手扶霍查 夫人,说:“像他这样的人永远不会死,他只有一个日子 ——生辰!”

人们看到,霍查的墓碑上果然只刻着“恩维尔·霍查 1908—”几个字。随后在全国各地竖起的标语牌上也都是 “霍查同志只有生辰,没有冥日”。

时光流逝,星移斗转。90年代初,随着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阿尔巴尼亚也发生了剧变。

1991年2月6日,即阿第一个反对党——民主党主席贝里沙(后任总统)撰文批判霍查个人迷信的当天,霍查大学的学生们便举行罢课,绝食,要求更改校名。在动乱难以 平息的情况下,阿当局不得不于2月20 日答应了学生们要求。而就在这天下午,矗立在市中心广场上的霍查铜像被 民主党示威者推倒,其他城市的霍查塑像也遭到同样的命运。接着,七十余卷的霍查著作被焚烧,首都文化宫前的 “光荣属于劳动党”的巨幅标语牌被拆除,政治书店被捣毁……

1991年6月,劳动党易名为社会党,并公开批判霍查。

1992年5月5日是阿尔巴尼亚烈士节。就在1992年的烈士节前夕,刚爬上总统宝座的贝里沙就作出“第28号专门决定”: 把霍查等“非烈士”的遗骸迁出民族烈士陵园。5月3日夜间,霍查的墓穴被挖开,棺木被撬,遗骸被迁走,而死者家属却一无所知。在地拉那西南部的萨拉平民公墓,一夜间便增添了十几个大坟头,其中一个坟头的破碎水泥板上刻着“恩维尔·霍查”几个字。

1992年,在监狱候审的霍查夫人涅奇米叶,听到这一消息后悲痛欲绝。她的子女们上告申诉,谴责“迁坟不通知 死者家属的非人道行为”,不但无济于事,而且遭到了进 一步迫害。1995年4月11日,霍查逝世10周年忌日, 其长子伊里尔被指控“煽动民族仇恨,危害公共秩序”而遭软禁,并被判刑一年,投入条件最差的卡瓦亚监狱。一天夜里,囚室内电灯突然熄灭,熟睡中的伊里尔遭到沙石和棍棒的袭击,险些送命。1996年10月6日,霍查84 岁冥寿。刚从意大利谋生归来的女婿克莱曼特又因与一犯罪团伙有 牵连的罪名被捕。克莱曼特不服,以绝食相对抗。 直至 1997年他才因“查无实据”而获释。

霍查夫人度过了1862天铁窗生活后于1997年1月10 日提前出狱。她对霍查的看法不改初衷。她承认,霍查执政数十年,也犯过错误,但不能往他脸上抹黑,把他说得一无是处。她认为,霍查的主要错误是阶级斗争扩大化,但这个错误不是他一人犯的,因为他与其他人“共同决策” ;霍查是强人,不是暴君。

2014年11月29日阿尔巴尼亚前领导人恩维尔·霍查生前在首都地拉那近郊建造的秘密巨型防核武地下堡垒,首次向公众开放。霍查领导了这个巴尔干的“山鹰之国”近半个世纪。由于担心遭受潜在的入侵,霍查下令在阿尔巴尼亚全境建造了几十万个地下堡垒及碉堡。这处向公众开放的地下堡垒位于地拉那东面达依特山山体内,始建于1972年,竣工于1978年,取名“0774工事”,供阿政治军事领导人在阿尔巴尼亚遭受原子弹袭击时使用。

有谁能介绍一下齐奥塞斯库,铁托,霍查和昂纳克。

尼古拉·齐奥塞斯库(Nicolae Ceauşescu,1918年1月26日-1989年12月25日,又译寿西斯古和西奥塞古),罗马尼亚政治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齐奥塞斯库兄弟姐妹共9人,前总统尼古拉排行老三,他共有5个兄弟,3个姐妹。老大尼库利娜是家庭妇女,老二马林常年担任罗驻奥地利商务参赞,老四玛丽亚(女)曾在布加勒斯特电磁厂当车间主任,老五弗洛雷亚为前《火花报》记者,老六安德鲁察中将曾任内务部警官学校校长,老七伊利耶中将曾是罗马尼亚军事科学院历史系教授、国防部副部长兼罗军最高政治委员会书记,老八埃列娜(女)长期在家乡当教师、学监,老九扬曾任农业部长。1918年1月26日,本人生于奥尔特县斯科尼切会蒂村。1933年加入共青团。1936年加入共产党。因从事反法西斯斗争,多次被捕坐牢。曾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州委书记、农业部副部长、武装部队部副部长等职。1955年当选为党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1965年3月24日当选为罗马尼亚工人党第一书记。同年7月,党改名为共产党,齐奥塞斯为任罗共总书记。是罗马尼亚共产党的核心成员,和乔治乌-德治一起反抗安东尼斯库的法西斯主义亲德国、意大利政权。1965年乔治乌-德治不幸逝世以后,经过国民公决,他成为罗马尼亚的最高领导人,1974年任共和国总统,直至1989年被杀为止。

约瑟普·布罗兹·铁托,克罗地亚人。于1892年5月生在克罗地亚的一个贫农家庭。他的童年生活非常艰苦,15岁就外出谋生,先后当过放牛娃、饭馆招待员和学徒工,并在国内及捷克、奥地利和德国当过五金工人。20岁时,他加入克罗地亚社会民主党。1913年,铁托应征入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他曾因鼓动反战而受处分,后被俄军俘获。1920年他回国参加了南斯拉夫共产党,组织工人开展革命斗争。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铁托曾3次被捕。1934年刑满出狱后,他继续从事革命活动,并当选为党中央政治局委员。1935年,铁托以巴尔干书记处候补书记身份,赴苏联参加共产国际的工作,这段经历使他在理论上有了很大提高。1938年,南斯拉夫共产党领导层出现问题,共产国际准备解散南共。铁托说服了主要领导人,在整党基础上保留了南共,他也随之成为党的主要领导人,从此南共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在反对法西斯侵略者,争取自由解放的斗争中,领导南斯拉夫人民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1941年4月6日,德意法西斯侵略者以23个师的兵力迅速占领了南斯拉夫,6月27日,南共中央成立了南斯拉夫人民游击司令部,铁托任总司令,发动了全国规模的七月起义,并在塞尔维亚西部山区以乌日策为中心,建立了第一个解放区。同年12月,在抗击德军的进攻中,铁托创建了第一支正规军——“第一无产阶级旅”。他领导这支队伍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独立抗战二十几个月,粉碎了敌人的7次进攻。在苏捷斯卡战役中,铁托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唯一在战场上负伤的总司令。1943年11月,铁托被授予元帅称号。他不顾大国的反对,宣布反法西斯人民解放委员会为南斯拉夫临时政府。1年后,已发展到近百万人的人民解放军与苏联红军配合,解放了贝尔格莱德。1945年11月29日,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铁托任联邦政府主席、最高统帅。

霍查(1908~1985)Hoxha,Enver,全名恩维尔·霍查

恩维尔·霍查(Enver Hoxha,出生于公元1908年10月16日—死于公元1985年4月11日),阿尔巴尼亚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第一书记。阿尔巴尼亚的政治家,曾任阿尔巴尼亚劳动党第一书记与总理,掌权达四十年之久。

霍查出身于伊斯兰教徒家庭,曾在科尔察的法国公立中学读书。1930年赴法国留学,进入法国蒙彼利埃大学就读,之后退学并加入法国共产党。1934~1936年在阿尔巴尼亚驻布鲁塞尔总领事馆当秘书。因从事政治宣传工作(不断在法共党报上发表批评阿尔巴尼亚王室与政治的文章),1936年被政府解职。1936年回到阿尔巴尼亚科尔察公立中学任教,担任中学教师。1939年1月入狱。1939年意军占领阿尔巴尼亚后转入地下。之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阿尔巴尼亚也被意大利占领,1941年参加建立阿尔巴尼亚共产党(1948年起改称劳动党)与意大利军进行抵抗运动。1943年起任中央委员会总书记(1954年起改称第一书记)。同年任民族解放军司令。

1946年,霍查宣布成立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1944~1954年任部长会议主席。1946~1955年任外交部长。之后成为阿尔巴尼亚的领导人。由于阿尔巴尼亚长期追随斯大林路线作为社会主义的基调,导致阿尔巴尼亚于1948年与南斯拉夫断交;斯大林死后赫鲁晓夫上台并批判斯大林,霍查又与苏联决裂并与苏联断交。20世纪60年代从亲苏转为亲华。霍查之后便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接近,并从中华人民共和国获得大量援助;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生文化大革命,霍查也跟进并宣布禁止国内的一切宗教活动。1977年起攻击中国。霍查最后于1985年逝世。

著有《中国札记》、《和斯大林在一起》等书。

埃里希·昂纳克(Erich Honecker,1912年8月25日—1994年5月29日)民主德国统一社会党总书记,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国务委员会主席。1912年8月25日生于萨尔河畔诺因基尔辛。其父是矿工,德共党员。14岁结束学业后,当过农业工人,学过瓦工.1926年加入德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参加红色阵线战士同盟的活动.1929年加入德国共产党.1930~1931年在苏联莫斯科青年共产国际学校学习.回国后担任德国共青团的领导工作.1933年希特勒掌握政权,他组织青年进行反法西斯斗争.1935年12月 4日被盖世太保逮捕,1937年6月8日被判处10年监禁.1945年出狱后以德共中央青年书记的身份参加自由德国青年联盟的创建工作.1946~1955年任该联盟中央主席.1946年3月当选德共中央委员.1946年4月德国统一社会党诞生后,历任各届中央领导机构成员.1950~1958年任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58年起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和书记处书记,1971年5月3日当选德国统一社会党中央第一书记.在该党第9次(1976),第10次(1981)和第 11次(1986)代表大会上连选连任中央总书记.1971年 6月24日被任命为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国防委员会主席.1976年10月起任国务委员会主席,1981,1986年连选连任.1989年10月因健康原因辞职.同年12月举行的德国统一社会党11届12中全会决定将他开除出党。

恩维尔·霍查的生平经历

维尔·霍查(Enver Hoxha,1908年10月16日—1985年4月11日),阿尔巴尼亚前领导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为了抵抗意大利和德国的侵略,霍查与他的同志在1941年建立了阿尔巴尼亚共产党。 1946年1月11日,霍查建立了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

任阿尔巴尼亚劳动党第一书记(曾兼任阿尔巴尼亚部长会议主席),掌权达四十一年之久。

他创建的政治理论体系被称为霍查主义。阿尔巴尼亚从上世纪40年代开始在霍查的领导下曾度过40多年艰难岁月。

霍查领导了这个巴尔干的“山鹰之国”近半个世纪。由于担心遭受潜在的入侵,霍查下令在阿尔巴尼亚全境建造了几十万个地下堡垒及碉堡。但他同时也使阿尔巴尼亚深深陷入封闭之中。

扩展资料:

1985年4月11日10时,阿通社受权发布有关霍查逝世的讣告,阿尔巴尼亚随即成立了以阿利雅为首的20人治丧委员会,宣布全国致哀七天,戏剧、电影、音乐和体育活动一律停止。阿劳动党于4月13日17时30分召开了特别中央全会,一致选举阿利雅为党中央第一书记。

全会同时决定:在地拉那等三市建立霍查纪念塑像;地拉那大学改名 为霍查大学;少先队组织改称“霍查少先队”;阿第一大港——都拉斯港亦以霍查命名。

全会结束后,阿利雅率政治局全体成员来到霍查遗体前,相继吻他的前额。阿利雅举起了右手:“亲爱的领袖 恩维尔同志,我们将高举你的利剑,砍倒一切内外敌人! 我们宣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恩维尔·霍查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阿尔巴尼亚为何疯狂修筑了36万个碉堡?

阿尔巴尼亚,一个仅有2.8万平方公里领土的小国家,人口也不多,约三百多万的样子。可是,在这样一小片土地上,却可以看到一个连一个的碉堡,据说总数达到36万个!这是什么情况?为什么这么小一个国家会修这么多碉堡呢?

阿尔巴尼亚国土并不大,他们为什么要修这么多碉堡呢?

此事说来话长,先说说阿尔巴尼亚的难处。他们这些碉堡是修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当时的阿尔巴尼亚比现在还要穷,还要困难。

但是,国家小也不意味着向强权妥协,当时阿尔巴尼亚与美国、苏联等大国不睦。这也是有原因的,当时阿尔巴尼亚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与我们国家关系亲密。可这个时候苏联与我国产生裂痕,于是,阿尔巴尼亚毅然选择了站队我国。

不得不说一句,这对于阿尔巴尼亚来说是一个困难的抉择,但对于他们的前进方向来说,也是无比正确的。我们没理由不为这样坚定又果断的小国家点赞,它值得我们佩服!

既然选择了与大国对峙,那就得时刻做好战斗的准备。你想一想,阿尔巴尼亚当时又不富裕,国家资源也无力开发,军事方面如何有能力承受?

为了不坐等挨打,阿尔巴尼亚的领导人霍查认为,想要自保与对付外敌,碉堡是最好的军事防御工事。所以发起了大修碉堡,自守家园的计划。

当然,霍查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他不但认为自己的周边国家对自己不利,美国、苏联要防备,同时,也最终与我们国家闹翻了。在这里我们不评价霍查及其能力,只在说碉堡事件时,顺口一提。

于是,一场大修碉堡的行动展开了,阿尔巴尼亚动用了全民力量,不管是人力、物力,还是财力,全都为碉堡服务。或房前,或屋后,或田间地头,或海岸沙滩,或明或暗,或单一或群体,一个又一个碉堡被修起来。

以阿尔巴尼亚当时的国力,最终他们竟然耗费了1.75亿美元的巨资来打造这些碉堡,至于每一个碉堡的造价,直接达到了两百多美元。试想想,当时可是人民吃饱都成问题,大力修建这么多的碉堡是何等的手段?

不过,当时阿尔巴尼亚和我们国家还很友好,所以对他们进行了大量的援助,从钢筋到水泥,都有着我们国家的痕迹。这些碉堡可能最能说明当时阿尔巴尼亚与我国的关系了吧,可惜这些都在后来被推翻了。

但不管怎么说,这就是阿尔巴尼亚为何这么多碉堡的原因:将世界当成了假想敌,然后大力修建工事。另外,我们不由得要问,这么多年过去,阿尔巴尼亚的碉堡都没派上用场,他们要怎么来处理这些碉堡呢?这算问到了点子上,不过却没霍查什么事了。

这些碉堡在今天是什么下场呢?阿尔巴尼亚真的有苦难言

当时间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世界格局出现大改变,阿尔巴尼亚才明白,碉堡有什么用呀,发展这些不如大力发展经济,毕竟吃不饱饭什么都是白说。

这时问题就来了,那些处于地面上的大大小小的碉堡就成了挡路石。为什么?因为阿尔巴尼亚就这么小,一个碉堡的占地面积都那么大,据说最小的碉堡可以容纳一到两个人,而最大的碉堡则可容纳几十人,几百人。它们都呈圆锅状突出于地面,将有限的耕地都占据了,别说耕种,就是想要用来造点什么都困难。

在这样的情况下,阿尔巴尼亚就如同一个碉堡之国,特别是从高处望下去,一眼望不到头的“水泥馒头”。它们不但坚固、厚实,而且占地特别多,什么样的建筑与耕种能绕过它们而顺利得到开发呢?

因此,为了发展经济,改观国民生活现状,碉堡的拆除工作就被推上了日程。但这不是一个小工程,全国有36个碉堡呢,而且手工拆除也不现实,太结实了。因此,阿尔巴尼亚人民用了十多年的时间来修建它们,如今又不得不废去若干年的时间来拆除它们。

当年,参加单兵碉堡设计的工程师,现在就重新参加了拆除碉堡工作。这虽然有些讽刺,但不得不说解铃还需系铃人。你说这是何苦来,如果霍查还在位的话,那他该如何来讲这件事情呢?

虽然说拆除碉堡比不上修建的造价高,但也是耗时耗力又耗财的事。据说拆一座碉堡需要一天的时间,而人员则至少十个人。这工作量是多么沉重可想而知,但又不得不面对。重要的是,当地人为了废物利用,还将一些碉堡用作收纳室,里面废物、垃圾堆得满满的,想要清理就更难了。

好在阿尔巴尼亚人因祸得福,2004年的时候,人们在拆除碉堡时发现了一处美军留下的武器库,就是曾经被报道过的16吨芥子气罐事件。为此,阿尔巴尼亚人民借机发挥,在美国强行讨来了销毁、赔偿费2000万美元。

有了这样一笔意外之财,阿尔巴尼亚人民总算可以添置一些工具来对大大小小的碉堡进行拆除。但这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据统计,到2014年,阿尔巴尼亚的碉堡已经被清除了一半的样子。

可是,关于拆除碉堡后来又突生意外,阿尔巴尼亚政府发表声明:这些碉堡应该是政府的公共财产,不得私自拆除,不然就会被追究法律责任。因为它成了一种时代的印迹,成为人们参观、浏览的建筑。真的想要拆除已经不那么现实了,政府还试图将它们卖给私人,如此若想要再一一拆除的话,可能就需要更长的时间了。

恩维尔-霍查,有什么故事吗?

争议人物……

现在他简朴的墓碑上的相片每年都会被人损毁几次,但每年他的诞辰日也有很多阿尔巴尼亚民众自发去悼念

有人怀念霍查时代朴素的民风和纯洁的社会风气,也有人抱怨是霍查耽误了阿尔巴尼亚的发展,因为他所有的政策只是为了能保住自己的位子

可以到电驴上下载《凤凰大视野》的“被遗忘的国度-阿尔巴尼亚”专集, 上可以搜索到

关于霍查和霍查主义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