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足球赛事 > 正文

肯普夫集团军(肯普夫)

肯普夫集团军(肯普夫)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肯普夫,以及肯普夫集团军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1、Freddy kempf 是谁...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肯普夫,以及肯普夫集团军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Freddy kempf 是谁

简介

Freddy Kempf(生于1977年),是英国钢琴家。出生于克罗伊登,他有一个德国人的父亲和日本人的母亲。现在住在柏林。

基本资料

原名: Freddy Kempf

出生地: 克罗伊登

生日: 1977年

职业: 古典钢琴家

代表作: 《Fantaisie Impromptu In C-Sharp Major,Op.66:Allegro Agitato》

出道地点: 英国克罗伊登

音乐类型: 古典音乐

演奏乐器: 钢琴

主要成就: 2001年在古典音乐BRIT奖上被评为最年轻的英国古典表演家

早期职业生涯

他曾就读于St Edmund's School,Canterbury和皇家音乐学院。在他四岁的时候随着Ronald Smith练习钢琴,Kempf首次引起英国音乐会的注意是在四年以后,当时他和英国皇家爱乐乐团Orchestra在皇家节日大厅演奏莫扎特的第12号钢琴协奏曲ķ.414。儿童演奏家不久被邀请到德国再次表演。1987年,Kempf在英国荣获首届全国莫扎特大赛,并且在1992年因他的表演《Rachmaninoff's Rhapsody On A Theme Of Paganini》被评为BBC年度青年音乐家。他在1996年赢得了国际青年音乐会艺术家试演,这使得他在纽约市卡耐基音乐厅首演。

职业生涯

有一个明显转变,在Kempf的早期成年职业生涯中比较具有讽刺意义的是他未能赢得1998年莫斯科国际柴可夫斯基比赛,那是他第一次钢琴比赛冠军被Denis Matsuev取得。在1999年4月,Kempf因为一系列的电视广播和演唱会而返回莫斯科。

2000年他与Pierre Bensaid(小提琴)和Alexander Chaushian(大提琴)组成了Kempf三重奏。

2001年他在古典音乐BRIT奖上被评为最年轻的英国古典表演家。

最伟大的钢琴家是谁?

1.鲁宾斯坦(Artur Rubinstein,1887-1982)

生于波兰罗兹,5岁即在华沙举行演奏会,后至柏林接受音乐训练。10岁时由约阿希姆指挥演奏莫扎特钢琴协奏曲,此后在欧洲各地演出,名声日增,1937年起定居美国。鲁宾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一,尤其在演奏肖邦作品方面,有着不朽的地位。

唱片选粹:

RCA 0902661443-2

贝多芬:四首奏鸣曲--悲怆、月光、热情、告别

RCA RCD 1-7156

肖邦:四首谐谑曲、四首叙事曲

RCA 5612-2-RC

肖邦:七首波罗乃兹

RCA 5614-2-RC

肖邦:五十一首马祖卡

RCA RCD 1-5492

肖邦:十四首圆舞曲

RCA 09026-61262-2

格里格:钢琴协奏曲(管弦乐团/华伦斯坦)

RCA RCD 1-4934

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帕格尼尼狂想曲(芝加哥交响乐团/莱纳)

RCA 5666-2-RC

圣桑:第二钢琴协奏曲/法雅:西班牙花园之夜(费城管弦乐团/奥曼第)

2.肯普夫(Wilhelm Kempff,1895-1995)

生于德国的特博格,师从H?巴尔特和R?卡恩,1916年,21岁的肯普夫便已初享钢琴大师声望,20年代曾担任斯图加特高等音乐学校校长。肯普夫正好活到一百岁,他是20世纪最重要的贝多芬和舒伯特钢琴音乐的演奏者之一。

唱片选粹:

DG 巴赫:众赞歌前奏曲等

DG 贝多芬:五首钢琴协奏曲(柏林爱乐乐团)

DG 贝多芬:奏鸣曲全集

DG 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全集

DG 贝多芬:鬼魂三重奏、大公三重奏

DG 舒伯特:最后五首奏鸣曲

DG 舒曼:钢琴协奏曲、童年情景、狂欢节(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

3.霍洛维茨(Vladimir Horowitz,1904-1989)

生于乌克兰基辅,1921年毕业于基辅音乐学院,同年在波兰哈尔科夫首次登台演奏。1928年后定居美国,娶了指挥大师托斯卡尼尼的女儿。40年代霍洛维茨与托斯卡尼尼合作录制的协奏曲唱片(RCA),迄今仍为爱乐者珍视。除1965和1968年两度于纽约卡内基大厅、80年代重返前苏联在莫斯科举行独奏音乐会外,自1953年起霍洛维茨基本上只为唱片录音而演奏。他是20世纪最令人瞩目的大钢琴家,技巧高超,举世无双。

唱片选粹:

RCA 7992-2-RG

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柴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NBC交响乐团)

RCA GK 85272

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RCA交响乐团/莱纳)

CBS MK 42410

斯卡拉第:奏鸣曲集

CBS MYK 42534

舒曼:童年情景、托卡塔、

CBS M3K 44681

舒曼:C大调幻想曲等

DG 419 217-2

舒曼:克莱斯勒偶记

DG 419 045-2

“霍洛维茨--最后的浪漫”

4.里赫特(Sviatoslav Richter,1915-)

生于乌克兰的日托米尔,1934年在敖德萨首次登台演出。1937?1947年就学于莫斯科音乐学院,成为伟大的钢琴教师海因里希?涅高兹的学生。1942年由里赫特首演了普罗科菲耶夫的第六奏鸣曲,后来又首演普氏的第七和第九奏鸣曲(后者乃作曲家题献给他),被公认为普罗科菲耶夫钢琴音乐的首要代言人。

唱片选粹:

Melodiya/BMG

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

Philips 442 565-2

贝多芬:大提琴奏鸣曲全集(罗斯特罗波维奇大提琴)

Philips 446 200-2

李斯特:两首钢琴协奏曲、b小调奏鸣曲(伦敦交响乐团/康德拉辛)

DG 415 119-2

普罗科菲耶夫:第五钢琴协奏曲/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华沙爱乐乐团/威

斯罗茨基、罗维茨基)

DG 419 068-2

柴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维也纳交响乐团/卡拉扬)

5.吉利尔斯(Emil Gilels,1916-1985)

生于敖德萨,13岁入敖德萨音乐学院,1935年考取莫斯科音乐学院研究生,在涅高兹指导下继续深造。1938年获布鲁塞尔国际钢琴比赛一等奖,同年毕业并留任莫斯科音乐学院教授。1947年起在欧洲各地巡回演出,1955年成为战后第一位访问美国演出的苏联钢琴家。吉利尔斯和比他年长一岁的里赫特,被并誉为俄罗斯钢琴学派的当代传人。

唱片选粹:

EMI TOCE-3253

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克利夫兰管弦乐团/塞尔)

DG 400 036-2

贝多芬:悲怆奏鸣曲、月光奏鸣曲

DG 423 136-2

贝多芬:英雄变奏曲

DG 435 588-2

布拉姆斯:第二钢琴协奏曲(柏林爱乐乐团/约胡姆)

DG 449 721-2

格里格:抒情小品集

DG 419 059-2

莫扎特:第二十七钢琴协奏曲(维也纳爱乐乐团/贝姆)

MK/Philips 456 796-2

普罗科菲耶夫:第八奏鸣曲、瞬息的幻想

6.布伦德尔(Alfred Brendel,1931-)

生于摩拉维亚的魏森堡,幼年在南斯拉夫学琴,12岁时随家迁居奥地利,师从卡恩,后来进埃德温?菲舍尔的高级钢琴班深造。1948年获布索尼钢琴大赛奖,并首次于格拉茨举行独奏音乐会,此后开始驰名世界乐坛。布伦德尔是一位很有学问的钢琴家,1960?1970年间每年在维也纳主持高级钢琴班,当今的许多钢琴家曾是他的学生。1974年他移居伦敦。

唱片选粹:

Philips 412 789-2

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芝加哥交响乐团/列文)

Philips 438 730-2

贝多芬:七首著名的奏鸣曲

Philips 420 071-2

布拉姆斯:第一钢琴协奏曲(柏林爱乐乐团/阿巴多)

Philips 426 637-2

李斯特:两首钢琴协奏曲、死之舞(伦敦爱乐乐团/海延克)

Philips 434 078-2

李斯特:b小调奏鸣曲

Philips 442 269-2

莫扎特:第十九、二十、二十一、二十三、二十四钢琴协奏曲(圣马丁乐团/马里纳)

Philips 422 076-2

舒伯特:流浪者幻想曲、音乐的瞬间

Philips 400 078-2

舒伯特:鳟鱼五重奏(克利夫兰四重奏组)

7.阿什肯纳齐(Vladimir Ashkcnazy,1937-)

生于前苏联高尔基城,6岁开始学琴,8岁即登台演奏。1955年进入莫斯科音乐学院,师从奥伯林教授。1962年参加第二届柴柯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与奥格登并列第一。次年至伦敦举行演奏会,此后定居英国。1968年移居冰岛(其妻为冰岛人),1972年入冰岛籍。在同辈钢琴家中,阿什肯纳齐产演奏曲目最广泛、录制唱片最多的一位。除钢琴演奏外,自80年代起阿什肯纳齐还成为杰出的管弦乐团指挥,录制了众多交响乐作品。

唱片选粹:

Decca 448 125-2

巴托克:三首钢琴协奏曲(芝加哥交响乐团/索尔第)

Decca 448 986 2

贝多芬:第六交响曲(爱乐乐团)

Decca 421 453-2

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全集(帕尔曼小提琴)

Decca 414 564-2

肖邦:夜曲

Decca 443 576-2

莫扎特:第八、九钢琴协奏曲(伦敦交响乐团/克尔提斯)

Decca 414 386-2

穆索尔斯基:展览会上的图画(钢琴版和乐队版)

Decca 448 127-2

普罗科菲耶夫:第三、五钢琴协奏曲(伦敦交响乐团/普雷文)

Decca 448 116-2

拉赫玛尼诺夫:三首交响曲(阿姆斯特丹音乐厅乐团)

Decca 425 047-2

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莫斯科爱乐乐团/康德拉辛)

Decca 444 845-2

拉赫玛尼诺夫:图画练习曲

Decca 414 474-2

舒曼:蝴蝶、交响练习曲、阿拉伯风格曲

Decca 421 069-2

西贝柳斯:交响曲全集(爱乐乐团)

Decca 425 579-2

斯克里亚宾:奏鸣曲全集

Decca 417 750-2

柴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伦敦交响乐团/马捷尔)

8.科瓦塞维奇(Stephen Bishop-Kovacevich,1940)

亦称毕晓普??科瓦塞维奇,南斯拉夫裔,生于洛杉矶,1948年起师从肖尔,1951年在旧金山首次演出。1959年移居伦敦,师从赫斯。1961年在伦敦举行独奏音乐会获得巨大成功,从此活跃于国际乐坛。

唱片选粹:

Philips 438 812-2

巴托克:三首钢琴协奏曲(伦敦交响乐团/戴维斯)

Philips 446 557-2

巴托克:双钢琴与打击乐奏鸣曲(与阿格丽姬合作)

Philips 422 482-2

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伦敦交响乐团/戴维斯)

EMI CDC 7 54578 2

布拉姆斯:第一钢琴协奏曲(伦敦爱乐乐团/萨瓦利许)

Philips 411 103-2

布拉姆斯:谐谑曲、叙事曲、八首小品

EMI CDC 5 56440 2

布拉姆斯:两首小提琴奏鸣曲(哈瑞尔大提琴)

Philips 426 077-2

莫扎特:第二十一、二十五钢琴协奏曲(伦敦交响乐团/戴维斯)

9.阿格丽姬(Martha Argerich,1941-)

生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5岁便登台演出,被誉为“女神童”,先后师从斯卡拉穆萨、顾尔达、利帕第夫人、马加洛夫、米开朗杰里的阿什肯纳齐。16岁时(即1957年)接连获得布索尼国际钢琴比赛和日内瓦国际钢琴比赛两项冠军。1965年在第七届华沙国际肖邦钢琴大赛在再次夺冠,更是名扬四海。

唱片选粹:

DG 449 719-2

肖邦/李斯特:第一钢琴协奏曲(伦敦交响乐团/阿巴多)

DG 419 859-2

肖邦:第二钢琴协奏曲(国家交响乐团/罗斯特罗波维奇)

DG 419 055-2

肖邦:第二、三奏鸣曲

DG 447 438-2

拉威尔:G大调钢琴协奏曲、夜之加斯帕/普罗科菲耶夫:第三钢琴协奏曲(伦敦交响

乐团/阿巴多)

DG 439 420-2

柴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皇家爱乐乐团/迪图瓦)

DG 447 430-2

“阿格丽姬的名演奏”

10.波利尼(Maurizio Pollini, 1942-)

生于意大利米兰,9岁首次公演,1959年毕业于米兰音乐学院,次年参加第六届华沙国际肖邦钢琴大赛,夺得第一,由此蜚声国际乐坛。波利尼并不以此为满足,又拜米开朗杰里为师,继续深造,乃至成为20世纪后期最出类拔萃的钢琴大师,演奏浪漫派作品或是现代音乐都游刃有余。

唱片选粹:

DG 415 371-2

巴托克:第一、二钢琴协奏曲(芝加哥交响乐团/阿巴多)

DG 439 770-2

贝多芬:五首钢琴协奏曲(柏林爱乐乐团/阿巴多)

DG 431 596-2

布拉姆斯:第二钢琴协奏曲(维也纳爱乐乐团/阿巴多)

EMI CDM 7 64354 2

肖邦:第一钢琴协奏曲(爱乐乐团/克雷茨基)

DG 413 794-2

肖邦:练习曲

DG 427 322-2

李斯特:b小调奏鸣曲

DG 413 793-2

莫扎特:第十九、二十三钢琴协奏曲(维也纳爱乐乐团)

DG 423 249-2

勋伯格:钢琴作品集

DG 447 451-2

舒伯特:流浪者幻想曲/舒曼:C大调幻想曲

另外还有我们中国的朗朗

历史上的几大钢琴家

一、理查德•克莱德曼(Richard Clayderman)

作为最早进入中国的外国钢琴家,理查德•克莱德曼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乐迷。《水边的阿狄丽娜》、《秋日私语》、《爱的纪念》、《致艾德琳的诗》……弹指间相伴,他的音乐是几代人的青春见证和浪漫的回忆。聆听着那一首首优雅而熟悉的旋律,总是不禁想去追寻心中那独特而美好的时代印记。

二、弗朗茨•李斯特(Franz Liszt)

生于匈牙利雷汀,六岁起学钢琴,先后是多位钢琴名家的弟子。十六岁定居巴黎。李斯特将钢琴的技巧发展到了无与伦比的程度极大地丰富了钢琴的表现力,在钢琴上创造了管弦乐的效果,他还首创了背谱演奏法他也因在钢琴及以上的巨大贡献而获得了“钢琴之王”的美称。

三、肖邦( Frédéric Franccedilois Chopin  )

可以说,肖邦的 21 首夜曲,包含了他短短39年生命中的全部。这里面有他的爱情、他的思乡、他的惆怅、他的快乐,甚至也有他的病态和他的苍白。聆听肖邦的夜曲,我们仿佛看到一个活生生的肖邦,就在我们面前:那个藏在花丛中的“炮手”;那个忧郁却激情的诗人;那个贵妇日记里的“情种”;那个文弱又优雅的“浪子”……

四、弗拉基米尔·霍洛维茨(Vladimir Horowitz)

美国最负盛名的钢琴家之一,美籍俄罗斯人。很早就显露音乐天才,先后师从俄罗斯和德国的演奏大师,集俄罗斯学派与德国学派之大成。

五、威廉·肯普夫(Wilhelm Kempff)

德国著名钢琴家、管风琴家、作曲家。肯普夫是世界有名的德国钢琴大师以及作曲家。虽然肯普夫的演绎对象包括巴赫、弗兰兹·李斯特、萧邦、约翰内斯·布拉姆斯、罗伯特·舒曼等人,但其最为乐迷所推崇的则是他对于贝多芬与弗朗茨·舒伯特的诠释,舒伯特全部的奏鸣曲作品,肯普夫有至少一次的录音作品,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则留下了三套录音,后两套现在仍然是公认的权威演绎。

求二十世纪以来最伟大钢琴演奏家及简介

二十世纪伟大钢琴很多,但其中最伟大的非Sviatoslav Richter(斯维亚托斯拉夫. 李希特)莫属。

1915年生于乌克兰的齐托米尔,死于1997年。早先他向他父亲学习钢琴,但从18岁才开始认真地学习钢琴,而且在1934年就举行自己第一场独奏会,全是肖邦的曲目。他就这样自修,直到了1937年到莫斯科音乐院,在涅豪斯门下学琴,后来他在1942年举行第一场正式的独奏会,而且在1944年完成学业,次年获得全苏联大赛的首奖。1946年他取了女高音妮娜.多里亚克为妻,在1949年获得斯大林大奖之后,他被获准在苏联、东欧与中国大陆境内演奏。他终于在1960年于纽约上台,正式登上西方舞台。他也持续地1970与80年代举行演奏会,但也因为疾病而逐渐减少演出次数,从这个时候起,他尽量避免在大型舞台上出现。

他的演奏曲目如同百科百书一样广,不管是视谱或背谱演出,都能弹出杰出且深刻的音符,令人赞赏的演奏技巧,与对各个作品深邃且独特的了解,使得他在录音间或是现场音乐会上的每次演出都称得上是传奇。

Wilhelm Kempff威廉.肯普夫

1895年出生于东普鲁士的居特伯格,1991年在意大利波西塔诺逝世。肯普夫由父亲启蒙学习钢琴,九岁进入柏林高等音乐学校分别师从巴特与卡恩学习钢琴和作曲,1916年在个人第一埸演出中同时演奏钢琴与管风琴,1917年以钢琴演奏与作曲得到柏林市颁发的门德尔颂奖,1918年首度与柏林爱乐合作,1924年到29年出任德国司图喜特音乐学校校长。二次大战前,肯普夫的足迹遍及欧洲南美与日本,大战结束后才到伦敦(1951)与纽约(1964)演出。在演奏生涯最后几年里,肯普夫的曲目多以德国古曲与浪漫派作品为重心,特别是贝多芬的作品。险了独奏,肯普夫也从事教学、创作与室内乐演出,曼纽因、谢霖和罗斯特罗波维奇等人都是他的搭档。1931年到41年间,肯普夫与费雪等人在波茨坦的暑期高级班里担任教授,战后还曾经主持过贝多芬钢琴作品讲座,因此许多后辈杰出钢琴家都接受过肯普夫的指导,其中出色的就是内田光子。

Wilhelm Backhaus威廉. 巴克豪斯

德国钢琴家威廉.巴克豪斯1884年3月26日出生于德国莱比锡,家中八个孩子排行第五。母亲引领他进入音乐世界,尽管家庭环境近乎贫穷,但是从七岁起还是开始他个人的钢琴课程。

当他十一岁时在莱比锡遇见了布拉姆斯,这场会面对巴克豪斯来说具有深远的影响,而且他一生的演奏事业也都与布拉姆斯的音乐极为融合,同样地,巴克豪斯对于贝多芬钢琴曲目也相当熟稔。

当他搬到法兰克福后,巴克豪斯在莱比锡音乐学院学习到1899年,不仅师事尤金.艾伯特,更进一步成为一位自我训练的艺术家。1905年成为巴黎鲁宾斯坦钢琴大赛得主后,他以大师姿态在全欧洲、南北美洲巡回演出。巴克豪斯于1931年娶了一位名叫贺兹伯格的巴西仕女,并在瑞士鲁干诺湖畔定居,成为瑞士公民,不过夫妻俩并未生育子女。

巴克豪斯的钢琴演奏风格属于非常典型的后浪漫德国学派,对于经典曲目是以不屈不挠、几乎严苛的方式进行研究,对现代人来说或许是朴实无华。如果观看巴克豪斯的演奏,可以得知他也拥有惊人的技巧,不仅适合诠释布拉姆斯的第二号钢琴协奏曲,同样更适合精雕细琢的浪漫曲目,如肖邦的练习曲、或是李斯特改编舒伯特的「维也纳晚会」,巴克豪斯呈现出一种伟大的效果。

Alfred Brendel阿非列德. 布兰德尔

1931年出生于北莫拉维亚的维森堡。六岁时与查格列明德泽丽克上第一堂钢琴课,后来往葛拉兹音乐院与鲁朵维卡.凡.坎恩学习钢琴,私下并与阿瑟.米希学习作曲。他在艾德温.费雪(大师班)、保罗.包姆加特纳及艾都华.史陶尔曼等人门下完成学业。1948年于葛拉兹第一次公开首演,1949年在布梭尼大赛中得奖。随后他展开欧洲巡演,1958年第一次在伦敦演出。他怕1960到I963年间灌录贝多芬32首奏鸣曲(得到法国录音大赏)。1973年第一次在卡奈基音乐厅演出。1970年定居伦敦,同时巡回世界演出。除了音乐之外,他广泛的兴趣包括文学与视觉艺术。1976年他出版「音乐思考与后思考」,1990年出版「Music Sounded Out」。布兰德尔被认为是我们这一代居于领导地位诠释海登、莫扎特、舒伯特、贝多芬及李斯特的钢琴家,他录制的舒伯特与贝多芬全集是国际上的指标。他是菲力普古典的独家签约艺术家,曾经录过数张范围从巴哈到荀白克作品的得奖录音。

感觉思想家

阿非列德.布兰德尔这位伟大、毫无疑问是今日音乐权威的钢琴家,他影响全世界的听者如何感觉与思考超过四十年。无数的音乐爱好者曾因他无数绝佳的阐释而启发他们对音乐的认知与了解,他们也将快乐地在未来继续仰赖这样的转化与丰富。布兰德尔就像谬思女神最钟爱的弟子,他绝佳的阐释来自于他天赋里能够在演奏时调和最极端的诠释,或者持续不同极端之间丰富的张力、在表现力方面,他有一种特别的、忘我的意愿去尝试各种可能,而这也在他专业的研究中持续的带领他到最疏远的音乐风景中。也就是说:即使是最为人熟悉的乐谱,对他以及兴奋的观众来说也会变成是新的领域。 被强迫要下很快的决定,用新奇的方式修正细节。 而常常但因此推翻许多熟悉的思考与判断的标准。用稍微不同的名词来形容:在再创造的神奇时刻,布兰德尔这位熟练灵巧的分析者与谋略者用自我批评的态度夹审视他的工作,无意地发现自己成为浪漫的主角,被新的观点与光荣的声音震撼得哑口无言。但他当然不曾真的哑口无言:在充满至喜的时刻,他惊讶地听到自己说唱着一种新的、未知的语言。这就是通常被称为「灵感」的现象。

为了不使观众在征服音乐如此先锋的旅程中迷失,演奏者必须事先有完整的思考、对乐曲内容深入的研读、及文学与文化背景上的探讨,布兰德尔对乐曲与背景的内涵与美学的探讨如此深入热中,在钢琴演奏史上几乎没有人可以和他一样以知识来服务感情、以通用性来供应特殊性、以无限的时间来换取当下的时刻。勤勉刻苦与活力充沛的研读才能开启音乐经验的新领域。正因如此布兰德尔永远在研读,也大声的演奏出来。他仔细察看音乐声音中明显的文字、单独时刻与整个历史的关系,字里行间他发现那些常常唤起无可预料的元素,一首奏鸣曲、即兴曲、或幻想曲的真正命运都凭借着某些人飞舞的文字。只有当一个人能够完完整整的研究过整个音乐,熟悉到就好像自己的手背一样,在演奏时才可以在新的领域中经验它。 也就是用这种试验的能力才可以将对未知领域的确定安然地传达到听者的耳朵,钢琴家是通过音乐美丽与恐怖冲动的领航员,他的手引领我们穿过海登奏鸣曲的陌生世界,或经历像断崖边上散步般的舒伯特即兴曲中的旋律起伏(布兰德尔曾经说舒伯特的音乐总是在幸福中隐含着威胁)。如果我们在布兰德尔的陪伴下转向海登的钢琴奏鸣曲,只要听几个小节之后,我们就可以发现布兰德尔如何炽烈地、不自私地、甚至自我牺牲地进入(常常是将自己丢入)音乐形式的高度试验中,过去数十年来许多国际知名的演奏家尝试寻找海登键盘乐中的讯息,但是一般说来大都集中在已知约一打奏鸣曲中的「卡农」。那些勤奋的艺术家们下功夫并录制所有值得被听到的奏鸣曲,但也许就是如此而已,关于主题与形式上全然的变化、经常性波动的情境与特色、海登典型的幽默与哀伤情绪的转变、以及对即使有高超技巧的演奏家都是庞大的要求要有精微音色来完成歌唱般与具说服力的表达。 对一位演奏家来说是沉重的负担,而这些都需要有追求广博知识的野心,特别是海登留下不只60首作品可被归类为奏鸣曲的事实。而兰德尔经常系列性演出整组作品,但是在弹奏海登时却有选择性,因为他想保护特别的曲目,甚至是冷僻的曲子,结果是从没有一个音曾受过疑虑:每一个瞬间心绪都在过去与未来的转换关系中被鲜明地描画。一种轻盈的流畅穿过微小生动描画的《铃》(相对于在放大变化结构的后期降E调奏鸣曲Hob.XVI:52,一阵几乎是贝多芬式的态度,在被撩拨到戏剧化狂热音高后紧邻出现下一个突然极慢且暗哑隆隆声的片段。布兰德尔表现这些对比时,很像他在莫扎特阴沈的C小调幻想曲中一样, 没有一点错误的犹豫或任何拘泥小节的痕迹。当海登在音乐中暗示夜曲气氛时,布兰德尔已经引领我们走住舒曼幻想曲与夜曲的路上。富阳光照在闪亮的D大调上时,海登不再是永远可*的纯真古典主义传送者,他也同时大胆的伸向未来。 一个浪漫化的印象派音乐家(或是印象化的浪漫派音乐家:语言本来就无法阐释所有的事情,所以整体的音乐表现无论选择强调哪一种元素都无所谓)。

重要的艺术家总是以他们能够想象自己进入创作状态的逼真之外,还有表现不同时代特质的能力受人赞赏。音乐上的直觉与移情在知识与良知准备上是密不可分的。勇于接触海登奏鸣曲或莫扎特诡异的C小调幻想曲的演奏者,会需要知道作曲时代的风俗习惯、作曲家的生活,或者也许是最重要的。 有某一个作品或整个形式的主要关键线索,就跟准备舒伯特的即兴曲或舒曼的幻想曲一样。在这种深入研究的领域中,布兰德尔是其它人的典范,虽然实际上的演奏里他从来没有让自己与任何历史化的宗派联合。「现代」钢琴-事实上现在已经是蛮老的乐器-一直都是他的媒介。邢并不表示在海登终曲的骚乱或舒伯特的某一首即兴曲伴奏和弦的色调中他不会不自觉地在耳朵里听到大键琴银光闪亮的声音或早期古钢琴较重、斑点般的声音。所有这些及在作曲家的时代那些决定装饰音及反复段落传统的知识都在布兰德尔精妙或热情的「解读」中。我们听者不只是被邀请的客人:我们入神的在演出的时刻被拖曳进诠释过程中弥漫的当下,如同我们可以真正和他一起听到、弹奏古老、永恒的乐谱,和他一起并肩呼吸。布兰德尔在1997年独奏会的曲目中示范了他与海登音乐的大胆交战。他将李斯特与布梭尼的曲子放在上半场,然后下半场以舒曼献给李斯特的C大调幻想曲Op.17开始,如此给观众浪漫时期前后复杂脉络的对照,但是音乐会并没有结束在舒曼崔斯坦一般迷人消逝的和声中:最后一首曲子是海登的两个乐章奏鸣曲Hob.XVI:40!这一次海登没有被当作开场曲来让观众就座、保守的赞同音乐史纪般的顺序,而是被当成节目中最重要的曲子,在许多程度上都是音乐反思与言论的高潮与顶点。布兰德尔略过海登后期喜欢的,累积丰富珍品的重重级奏鸣曲,选择这个游走于天真与教养、放松欢闹与活泼动力的独特曲子。

另一位作曲家舒伯特因为他无可怀疑的音乐道德被布兰德尔全力拥护。尤其是两组被称为「即兴曲」的作品似乎在布兰德尔很年轻时便与奏鸣曲一样掳获他的心,本就是完美的作品,也无疑它们的音乐价值可以永存。这些作品实际上已示范了舒伯特的所有技巧及不同情感的表达,布兰德尔的触键可以毫无阻碍地从轻柔转变成傲慢与戏剧性,他可以在中低强弱的范圜将钢琴演奏出不管或弦乐的效果,还有他发展出对器乐舞曲与歌很好的脉动感-这都注定他能够将表面上世俗的轻盈底下隐含的骚乱述说出来。布兰德尔曾为一些当代著名艺术歌曲演唱家伴奏,这意味着他了解舒伯特冬之旅与人际孤绝的寒凉之间的紧密连结,以及即使在即兴曲D.899与935一些开头的温柔旋律对话都能在他手下冻结。

舒曼的作品在布兰德尔漫长多姿的演奏生涯中一直扮演重要的角色。在他所有伟大的作品中,布兰德尔只保存了升F小调奏鸣曲Op.11、幽默曲Op.20、及戴维帮舞曲Op.6给后代子孙。如我说过的,他之所以倾向舒曼起源于一种深深的、几乎是永不满足的对每一种旋绕的、秘语般事物的好奇。浪漫时期所有善与恶的精神都呈现在舒曼用音乐对E.T.A.霍夫曼、诺瓦立斯、或强.保罗等人书中内容与角色的演绎:它们将彼此拖进人类堕落的深渊,但又在转瞬间回旋向上,在光明中投向自己理想的形象。布兰德尔在这个不安的亲昵、片刻的暗示、及广大浩瀚的设计中如鱼得水。即使当舒曼音乐中沉重、幽魂般的动机像对黑夜致敬他仍在这里先知般确定的注下无以言喻的恳切,让钢琴成为阐释的工具。

简要介绍了下,其他看自己趣味去找吧。

给推荐几位近现代的世界钢琴大师吧,李斯特、阿劳、阿什肯纳吉、马克西姆的我都听得太多了,换换口味.....

克劳迪奥·阿劳(Claudio·Anrau1903-)

智利钢琴家

阿劳作为智利著名钢琴家,五岁即在圣地亚哥首次举行演奏会,崭露头角,少儿时期于柏林及德国其他城市和北欧巡回演出,获得成功,被乐坛誉为神童。他的演奏技巧精湛辉煌,所诠释的作品音乐含蓄内在,保持了纯正严谨的古典风格并与深刻的情感完美结合。他有一双强有力的大手,演奏以灵活自如、音色明亮、音量宏伟为特征。阿劳曾获得一系列国际比赛大奖,举办多次大型演奏会,并与数著名乐团合作到奥地利、南非、以色列、印度、日本、布拉格、布达佩斯等地进行巡回演出。他演奏过巴赫、莫扎特的全部钢琴作品以及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系列,录制完成唱片。他一生反对商业性演出,重视钢琴艺术的人格化追求,并因此而誉满全球。

迪努·利帕蒂(Dinu·Lipatti1917-1950)

罗马尼亚钢琴家

英年早逝的利帕蒂是位传奇式的钢琴家。他的演奏技巧堪称当时最为精湛,但从未刻意展示和过分追求。他对作品的解释恰如其分,无论是巴赫、勃拉姆斯,还是肖邦、舒曼,或者是拉威尔,他都有令人信服的演绎。利帕蒂所处的年代,正是浪漫乐派大师被世人视为英雄般人物的岁月,人们称为如灿烂的落日那样光辉夺目的“钢琴黄金时代”。作为一个承前启后的艺术家,利帕蒂与其先行者一样,既是演奏家,又身兼作曲家的角色。然而,与当时盛行的对作曲家作品的随意解释现象大相径庭的是,他坚持忠实于原作,仅从这方面看,他又是一个真正的现代人,虽然那时他还只是个少年。他说:“我们必须记住,真正伟大的音乐总是跨越时代的,他们从来都是与创作时公认的背景和规则格格不入。”因而,他在演奏每部作品之前都会经过几年的研究和冥思苦想以达到真正的理解和完美的表达。听利帕蒂的演奏,对于耳朵和心灵都是一种享受和满足。

阿尔图罗·贝内代托·米凯兰杰利(Arturo·Benedetti·Michelangeli1920-)

意大利钢琴家

米凯兰杰利是世界著名的意大利钢琴家。他的演奏技术无懈可击,善于恰到好处地把握音色和多声部层次的控制,有条理地处理整体与细节的关系,以追求音色清澄、干净的演奏灵魂。他的演奏既保持了古典乐派的内在与平衡,又注入了浪漫乐派的热情与感染力,极具强烈的艺术魅力。米凯兰杰利对自己的演奏质量要求甚高,决不轻易举办独奏会。因此他演奏的曲目虽然不算广泛,但质量都十分完美。他演绎的贝多芬作品,摆脱了任何一种巴洛克风味的弹奏方式,将自己的音乐个性隐藏在乐曲自身的内涵下,完美地表达出作品的深情和精髓。他演绎的德彪西作品,以全然柔软圆滑的线条歌唱,丝毫不带钢铁的森冷,已达”无槌之音”的佳境,因而获得“音乐哲学家”的美誉。此外,他还是一位卓有贡献的钢琴教育家,指导和培养出了一批钢琴家,不少已名扬世界,意大利钢琴家波利尼就是其中之一。

毛里奇奥·波利尼(Maurizio·Pollini1942-)

意大利钢琴家

波利尼是现代意大利著名钢琴家。他的演奏技巧纯熟完美,声音清晰,手指触键有力而灵敏,音色光辉而分明。他因过分重视技巧而使演奏以“冷峻”著称。1960年,波利尼曾参加第六届国际肖邦钢琴比赛,作为八十九名各国选手中最年轻的一个,获得第一名,因而闻名世界乐坛,从此与著名指挥和乐队合作,巡回演出于欧美各国。他演奏的古典作品精益求精,并对现代作曲家的钢琴作品也有广泛的涉猎,如勋伯格的全部钢琴作品、普罗科菲耶夫及斯特拉文斯基的主要钢琴作品等。1974年,庆祝勋伯格诞辰一百周年,他在几个国家首都举行勋伯格钢琴独奏作品演奏会。

里昂·弗莱谢尔(Leon·Fleisher1928-)

美国钢琴家、指挥家

弗莱谢尔师承奥地利钢琴家施纳贝尔十年之久,因此他的演奏与其他美国钢琴家相比,具有更多的德奥钢琴学派风范。弗莱谢尔的演奏风格综合了知识的力量、热情的情感、优雅的品位和神秘的美感等多种因素。他认为演奏技巧与个人的音乐观念有关,技术是发出声音时所有的动作。弗莱谢尔以自己的卓越才能和高超技艺在众多美国钢琴家中独树一帜。他在音乐的处理方面有着与众不同的见解,并努力追求音乐中亲切、朴实和纯粹的美,为了实现这一理想目标,即使右手因病不能弹奏,仍然坚持用左手演奏拉威尔等人专为左手写的作品。他的精彩演奏倍受音乐界人士的推崇,尤其是他录制的许多唱片更使他当之无愧地进入20世纪著名钢琴家的行列。

范·克莱本(Uan·Cliburn1934-)

美国钢琴家

克莱本一生充满了传奇式的浪漫色彩,四岁即登台演出,十三岁实在德克萨斯州的钢琴比赛上获奖后受聘于休斯敦交响乐团担任钢琴独奏。1958年参加莫斯科柴科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荣获一等奖,蜚声国际乐坛。因为他是在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后第一个美国人在苏联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因而成为美国的宠儿,在他回到纽约时,像凯旋归来的英雄一样受到市民的夹道欢迎和总统接见。克莱本在青年时期就掌握了扎实的演奏技巧,具有简朴热情的演奏风格,在他演奏的黄金时期,有着高妙无暇的技术、如诉如歌的音色和出神入化的音乐表现力,擅长演奏浪漫派的作品。而遗憾的是,到60年代中期他的演奏没有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失去了新鲜感,往往单凭直觉而又矫揉造作,声音也变得粗糙,以至他的本人的演奏,似乎只是昙花一现已成了历史陈迹。1962年在德克萨斯州沃恩堡创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克莱恩国际钢琴比赛。

默里·佩拉希亚(Murray·Perahia1947-)

美国钢琴家

佩拉希亚被誉为当代最为抒情的钢琴诗人。他尤其擅长演奏浪漫乐派作曲家舒曼、门德尔松、肖邦和格里格等人的作品,并以其多样化的风格展现出非凡的才能和潜力。在演奏技巧方面,他驾轻就熟、得心应手,有键盘魔术师的美誉;而对作品的诠释,也因其多年的不懈努力而在音乐深度上表现出非同寻常的特点,广受各方好评。佩拉希亚的演奏曲目涵盖了上至巴赫、下至巴托克的各个时期中的钢琴经典之作。他四岁就开始学琴,有着坚韧不拔的毅力,长时期的刻苦学习使他奠定了应付各种技术难题的深厚功底,在演奏19世纪浪漫派某些作品技术艰难的段落中,给人以毫不费力的轻松感。在演奏协奏曲和室内乐等体裁方面,他最有心得,这两类作品占他唱片录音中的主要地位。由于他曾学过指挥专业,所以经常边弹琴边指挥乐队演奏莫扎特等人的奏鸣曲。

格伦·古尔德(Glenn·Gould1932-1982)

加拿大钢琴家

古尔德无疑是一位个性怪异独特并富有才华的加拿大著名钢琴家。以其演奏姿势经常前伏后仰、边弹边吟,技巧纯熟,对节奏、声部和力度层次的惊人把握,处理手法稍有古怪而不落俗套,具有独特的悟性和感觉而著称。在独奏音乐会曲目的选择上他也经常独辟蹊径,从巴赫到爵士乐都有演绎,被公认为是巴赫作品诠释的权威。他所录制的《十二平均律》被誉为钢琴演奏的“旧约全书”;此外,他还录制过勋伯格的全部钢琴作品和平常很少有人演奏的作品,但却从不接触肖邦的音乐,并极度恐惧面对听众。同时,他还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了不少的文章。1959年,获柯恩-巴赫奖章,1964年多伦多大学授予文学博士学位,1968年获加拿大最高的人文科学奖--摩尔森奖。

玛尔塔·阿格里奇(Martha·Argerich1941-)

阿根廷女钢琴家

阿格里奇是当代著名的钢琴家之一。她的演奏技巧高超,音色华丽,风格浪漫豪放,充满了吉普赛人的洒脱热情,同时也具有阴沉忧郁的格调,表现出内在、沉思的诗意。她善于演绎乐思丰富的多乐章作品,琴声铿锵有力、气势磅礴,又甜蜜温柔、细腻柔美,被人称为“音乐的女大祭司”。阿格里奇涉猎作品广泛,曲目包括李斯特、肖邦、贝多芬、勃拉姆斯等作曲家的著名钢琴作品,她对这些作品精彩演绎,录制成大量唱片,深受当代听众的喜爱和欢迎。她与阿巴多合作的几首浪漫乐派钢琴协奏曲作品,多年来一直受到音乐爱好者的青睐,成为德国DG唱片公司的镇库之宝和乐迷们争相收藏的目标。

玛利亚·胡奥·皮尔斯(Maria·Joao·Pires1944-)

葡萄牙女钢琴家

在近代世界乐坛上,女钢琴家可谓是凤毛麟角,葡萄牙出生的皮尔斯以精湛的演奏技艺和独特的艺术处理方式,成为众多著名钢琴家中的一位佼佼者,其演奏不像巴西女钢琴家奥尔蒂斯那样轻柔洒脱,而以细腻、典雅、秀丽、妩媚而享誉世界。皮尔斯擅长演奏莫扎特和肖邦的作品,其演奏和录制的莫扎特钢琴奏鸣曲、肖邦前奏曲集散发出浓郁的法国沙龙气息。而肖邦夜曲则在浪漫气氛里,蕴涵着些许阴柔。她与小提琴家杜梅组成的二重奏,是目前活跃在世界乐坛的最佳组合,深得各种媒体和乐迷们的好评。

波兰、斯拉夫风格体系

阿图尔.鲁宾斯坦(Artur·Rubinstein1887-1982)

波兰钢琴家

阿图尔.鲁宾斯坦是20世纪权威的美籍波兰钢琴演奏大师。他的演奏不仅具有超人的技巧和独到的见解,而且还赋予乐曲以深邃的内涵,甚至使那些不太重要的乐曲,经过他处理后也身价倍增。他的音乐记忆力特别好,对位感较强,并且特别擅长处理自由速度,对他而言,无论是演奏技巧还是乐曲诠释,都达到了一种艺术的极致。阿图尔.鲁宾斯坦演奏的曲目贯通今古,尤其钟情于浪漫主义作曲家的作品。他温暖亲切的抒情敏感的分句,丰富变幻的音色和浓郁的诗意,使他被视为20世纪最权威的肖邦作品演绎专家——“真正的肖邦代言人”。此外,他还喜爱勃拉姆斯的作品,所演奏的这位作曲家的《第一钢琴协奏曲》,雄浑与诗意并存,被乐评人视为精品。阿图尔.鲁宾斯坦的艺术生命颇长,80多岁高龄还举行音乐会。他一生所得到的多种世界性奖赏和荣誉,更显示出他艺术成就的至高无上。

克里斯蒂昂.吉默尔曼(Krystien·Zimermann1956-)

波兰钢琴家

吉默尔曼在1975年参加第九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获第一名,他是继车尔尼–斯特凡斯卡和哈拉谢维奇之后第三位获得肖邦国际钢琴比赛一等奖的著名波兰钢琴家,而且也是历届肖邦比赛第一名获得者中最年轻的一个。他具有斯拉夫人的浪漫气质、高超的演奏技艺和惊人的记忆力,诠释作品以其自然、亲切,情感丰富和极有新意而赢得广泛的世界影响和赞誉。吉麦曼的演奏曲目较广,早年以肖邦钢琴作品为主,近年涉猎面包括古典乐派到现代乐派作曲家的全部作品。此外,他录制的许多唱片曾分别获得各种大奖,特别是鲁托斯瓦夫斯基的钢琴奏曲和德彪西的《前奏曲集》更是受到全球广泛的瞩目和好评。

伊沃.波戈雷利奇(Ivo·Pogorelich1958-)

南斯拉夫钢琴家

波戈雷利奇是近年来逐渐被人们熟悉的南斯拉夫钢琴界的后起之秀。曾参加第十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演奏带有强烈的个性富于感染力,华沙听众为之倾倒,而评为认为其演奏不符合肖邦风格未获头奖,但却名声大噪。此后他在伦敦、纽约等地举行的独奏音乐会,以其演奏技艺高超、才华横溢而极受欢迎。波戈雷利奇的演奏风格传承了李斯特学派的技艺,诠释作品时照谱演奏,在触键、音质、深度等技巧方面都无懈可击,音乐清晰、精练和鲜活,特别是他那强烈的演奏个性,极受听众欢迎。波戈雷利奇录制的唱片数量不多,但每张都有新意,尤其演奏肖邦和舒曼的作品,更是让乐迷们爱不释手,争相收藏。1993年,他与妻子在美国加州创办了规则与众不同的钢琴大赛。

俄罗斯风格体系

海因里希.涅高兹(Heinrich·Neuhaus1888-1964)

俄罗斯钢琴家 

涅高兹是举世公认的俄罗斯钢琴学派的创始人和卓越的音乐教育家。他以学识渊博、演奏富有情感、诗意和独特的见解而著称于世。涅高兹擅长演奏舒曼、肖邦和斯克里亚宾的钢琴作品,曾在一场音乐会上演奏德彪西的24首前奏曲而被后人广为传颂。特别是他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的42年中,辛勤的耕耘,为前苏联乃至世界培养了一批著名的世界级钢琴家,里希特、吉列尔斯、加夫里洛夫、扎克、马里宁等都是他的学生。其影响之深广难以估量,以至今日乐迷们提起他的名字时,敬慕和崇拜之情油然而生。鉴于他在音乐艺术上做出的巨大贡献,曾获“艺术博士学位”,及“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弗拉基米尔.霍罗维茨(Vladimir·Horowitz1904-)

乌克兰钢琴家

霍罗维茨可谓是一位我行我素、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伟大钢琴家。他的演奏虽然素以离经判道著称,但其超群的技艺却委实令人为之震撼。演奏技巧方面,他对速度和力量的控制卓尔不凡,特别在八度的弹奏方面,有着惊人的能力,既有铿锵有力的金属声音,又有梦幻般的柔美音色。他的演奏构思不仅只限于充分表现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同时还经常渗入自己的个性以及对作品的独到见解。他对作品的诠释时而热情时而平淡,十分耐人寻味,并产生出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他注重对作品的重新创造和注入新的感受,特别善于演奏的斯克里亚宾、舒曼、莫茨考夫斯基、李斯特、普罗科菲耶夫等人的作品,因此而获得钢琴界的“梅菲斯特”的绰号。他一生录制了大量唱片,其中不少被公认为钢琴演奏艺术的传世之作。1972年,英国皇家爱乐协会授予他金质奖章,表彰他在钢琴演奏艺术方面的卓越贡献。

斯维亚托斯拉夫.里希特(Sviatoslav·Richter1915-)

俄罗斯钢琴家 

里希特是20世纪中期出现的新一代杰出钢琴家。他的演奏极富节奏感,分句富有句子弹性和诗意,同时兼具歌唱性,在演奏一首乐曲时自始至终都使人清楚地听到他的声部层次和乐曲构思。他追求一种特殊清淡剔透的音色,使音乐产生出梦幻般的瑰丽色彩,令人叹为观止。在表演上他具有强烈的即兴性,既善于宣泄音乐激情,又善于恰到好处地处理音乐内部层次结构,使之达到完美的、诗意般的境界。里希特演奏曲目广泛,但却不太喜欢“凑热闹”。他录制的音乐会曲目不少是首演或鲜为人知的作品,如普罗科菲耶夫的第六、第七、第九钢琴奏鸣曲,德沃夏克的钢琴曲等。这位弹奏钢琴习惯熄灭灯光抛弃一切而专心致志于音乐的人,的确是一位将全身心都融入音乐的钢琴大师。

埃米尔.吉列尔斯(Emil·Gilels1916-)

俄罗斯钢琴家 

吉列尔斯这位被音乐家称为“小巨人”的前苏联著名钢琴家,以其演奏技巧高超无暇、触键强劲、力度惊人、演奏幅度宏大而著称。他早期的演奏,音色变化丰富,既蕴涵着宛然欲泣的柔情,又充满了火焰般的热情生命力;后期的演奏由于受涅高兹的影响,热情减退,但却注入了安静、深沉、内在表达等新的因素,用吉列尔斯自己的话说:“这种演奏风格象征着现代俄罗斯钢琴乐派的真正开始。”吉列尔斯演奏的曲目广泛,从巴赫到巴托克的钢琴作品都有。他录制的唱片也包括从古典乐派到近代乐派各个时期的著名钢琴作品。这些作品的演绎都有着令人无法预料、无法想象的完整美感,堪称是当代俄罗斯钢琴学派的卓越表现。

拉扎尔.贝尔曼(Lazar·Bermen1930-)

俄罗斯钢琴家 

贝尔曼是20世纪俄罗斯著名的钢琴家之一,以触键轻巧、音色厚实、有光泽,和弦处理鲜明,弹奏速度自然,表情细致而著称于世。他对作品的诠释,常常是在整体把握音乐的创作构思下,充分表达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既有缠绵、柔美之情,也有铿锵、恢宏之势。贝尔曼擅长演奏李斯特的作品,他于1963年演录的李斯特的《超级练习曲》的唱片,深得卡拉扬的赏识。其次,他更擅长演奏俄罗斯作曲家的作品,尤其是柴科夫斯基的作品,那种在独自黯淡色调中隐藏着温暖情感的演绎无人能及,经他演奏和录制的柴科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协奏曲》,被公认为是权威性的版本,深受乐迷的喜爱和欢迎。

弗拉基米尔.阿什肯纳吉(Vladimir·Ashkenazy1937-)

俄罗斯钢琴家、指挥家 

阿什肯纳吉是享有世界声誉的俄罗斯著名钢琴家,俄罗斯与东欧民族乐派浪漫主义作品的优秀演绎者,俄罗斯钢琴学派的杰出代表。他的演奏吸收了诸多俄罗斯钢琴家的优点,手指技巧高超,触键敏捷,速度感优异,音色表现丰富,舞台表演气质高雅智慧、热情诚挚。他的演奏范围广泛,对于莫扎特、贝多芬、肖邦的音乐有着卓然的表现,特别是对俄罗斯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拉赫玛尼诺夫、斯克里亚宾等人的作品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感人至深的诠释。此外,他还录制了大量唱片,其中包括巴托克、贝多芬、莫扎特、普罗科菲耶夫等多位作曲家的钢琴协奏曲、奏鸣曲全集,被人们誉为是“钢琴全集录音大师”。

安德烈伊.加夫里洛夫(Andrei·Gavrilov1955-)

俄罗斯钢琴家 

加夫里洛夫是涅高兹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又一位世界级著名钢琴家。他拥有着俄罗斯钢琴学派无懈可击的高超演奏技艺,奔放热情的表达方式和智慧控制音色变化的能力的演奏风格,以及对作品独特理解的才能,因而在西欧和世界各地赢得了高度的赞誉和广泛的影响。加夫里洛夫擅长演奏普罗科菲耶夫、李斯特和拉威尔等人的作品,1978年,他首次到日本举行独奏音乐会,演绎的普罗科菲耶夫的钢琴奏鸣曲获得很高评价。他录制的拉威尔的《夜的幽灵》、李斯特的练习曲《钟》、普罗科菲耶夫的《第一钢琴协奏曲》、《魔鬼的诱惑》等唱片,也给人深刻的印象,不愧为俄罗斯新一代钢琴家的卓越代表之一。

斯坦尼斯拉夫.布宁

俄罗斯钢琴家 

布宁是俄罗斯钢琴学派创建人之一涅高兹的嫡传,他的母亲毕业于莫斯科音乐学院涅高兹班,是他的启蒙老师。布宁是一位深具想象力和诗意的钢琴家,他富有表情的音色表达了他对作品内容的深刻理解和热爱。其音乐感最早来自莫扎特作品对他的启迪。他说:“我初次听到的音乐就是莫扎特的《A大调钢琴协奏曲》,并被深深地打动了,那种体验没有任何东西可与之比拟。所以莫扎特是我第一和永远的爱。”在巴黎玛格丽特?隆国际钢琴比赛中,他演奏莫扎特《第二十三钢琴协奏曲》荣获大奖,评论家称他的诠释充满光辉,近乎完美。

米哈伊尔.普莱特涅夫

俄罗斯钢琴家、指挥家 

普莱特涅夫是一位不屑于简单划分类别的艺术家,他在钢琴和指挥两方面都业绩非凡。其钢琴演奏音色坚实、技艺一流,对作品的艺术表现别具一格,充满趣味风格和智慧的闪光。英国BBC音乐杂志评论他的斯卡拉蒂钢琴奏鸣曲是最伟大的钢琴演奏,本身就足以使他跻身于世界著名的钢琴家之列。他弹奏的肖邦作品,被评论家誉为“令人惊诧近乎震撼的演绎,堪称年度最佳。”他诠释的李斯特钢琴作品,展现了他与生俱来的大师风范和奇妙的钢琴旋风绝技,使听者屏息凝神,不能自已。普莱特涅夫的指挥艺术在他与俄罗斯国家乐团录制的柴科夫斯基及普罗科菲耶夫的作品中得以发挥,尤其是后者的《灰姑娘》芭蕾音乐录音,被企鹅唱片指南评为三星带花名片,评论称其为最有气氛、最动人、演奏得最好的《灰姑娘》版本。

叶夫根尼.基辛 (Evgeny Kissin)

俄罗斯钢琴家 

基辛属于风格华丽的年轻一代俄罗斯浪漫钢琴家。他技艺超群,对音乐作品的演绎具有权威性,体现出俄罗斯钢琴学派的传统,那是一种感受青春中体验成熟的激情。如同其他俄罗斯钢琴家一样,他也擅长演奏俄罗斯本民族作曲家的协奏曲,从柴科夫斯基到拉赫玛尼诺夫和普罗科菲耶夫的作品都是他经常演出的曲目,并且都已出版了唱片。此外,他的曲目还涵盖了德奥作曲家的大量作品,其中包括舒曼、舒伯特、莫扎特和贝多芬。他演奏德肖邦作品独具一格,在诗意中透出淡淡的忧郁,尤其为世人称道。在群星璀璨的俄罗斯钢琴家中,基辛是为数不多的几个没有在国际比赛中获过奖的人之一。然而,他的影响不在同代人、甚至老一辈音乐家之下,这一方面说明他继承了良好的音乐传统,另一方面也说明他以独特的风格开创新的演奏风格。

德奥风格体系

瓦尔特.吉泽金(Walter·Gieseking1895~1956)

德国钢琴家 

吉泽金是19世纪末出生于法国的著名的德国钢琴家,由于他早期受法国、德国音乐教育的双重影响,因而在表达这两国的钢琴作品时,赋予了作品更多的精确性。吉泽金具有惊人的视奏力和记忆力,强调对作品的忠实性,认为演奏家只是“中间人”的作业而已。他的演奏曲目涉猎广泛,囊括了古典乐派到现代乐派的全部作品,并以其深厚的音乐修养、精湛的演奏技巧、丰富的情感、对力度节奏恰到好处的处理以及灵敏透明的指触、细致的音色变化和微妙的踏板控制,而成为演奏德彪西、拉威尔钢琴作品的权威。他演奏和录制的这两位作曲家的全部钢琴作品的录音,曾获得许多国际大奖,因此而被公认为是地地道道的法、德钢琴学派的代言人。

鲁道夫.塞金(Rudoef·Serkin1903~)

奥地利钢琴家、音乐教育家 

塞金是20世纪中叶最负盛名的钢琴家之一,他的演奏以触键清晰、音色明亮、节奏平稳并带有浓重的日耳曼风格而著称。塞金擅长演奏莫扎特、贝多芬、舒曼、理查.施特劳斯等人的作品,在演奏曲目上,喜欢选择带有冒险性的非惯例作品,如戈尔德堡变奏曲、迪亚贝利变奏曲以及近现代作曲家勋伯格、韦伯恩和梅西昂的作品,同时他音乐兴趣广泛,爵士乐、摇摆音乐以及即兴演奏,他都很喜欢。因此,经他演绎的古典乐派和浪漫乐派部分作曲家的作品,或是各声部线条层次分明,或是浑厚细致而又光彩夺目,可以看出他深厚的音乐修养和成熟、精湛的演奏技艺。塞金一生对录音非常慎重,其中1962年在纽约与伯恩斯坦指挥纽约爱乐乐团合录的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充分显示出其王者之尊。同年他与奥斯曼指挥费城交响乐团合录的理查?施特劳斯的《滑稽曲》(钢琴与乐队),至今无人能及。1982年,他与大提琴家罗斯特罗波维奇录制的勃拉姆斯的《钢琴与大提琴奏鸣曲》,为唱片史上留下了经典之作。此外,他在室内乐方面也成绩卓著,尤其是他与卡萨尔斯四重奏团合作的许多录音,都被视为经典演绎和重要的音乐文献。塞金以自己完美高贵的人格和精湛的演奏技艺赢得了世人的尊敬和崇拜。

弗里德利希.古尔达(Friedrich·Gulda1930~)

奥地利钢琴家 

在世界众多的著名钢琴家中,奥地利钢琴家、作曲家古尔达以其精湛的演奏技艺和独特的表达方式而享誉世界。他的演奏,旋律自然流畅,节奏生动而富于弹性,音质硬朗、透明、装饰音新颖别致,触键清晰、强韧,力度控制恰到好处。尽管古尔达的演奏曲目涉猎面不是很广,但经他演奏的巴赫、莫扎特、贝多芬等人的钢琴作品却深受乐迷的喜爱和专家的好评。他在古典音乐演奏中引入爵士音乐的表现手法,进一步丰富了钢琴的演奏技巧,并为探求极有创造性的新音乐做出了努力。此外,他曾先后在维也纳建立爵士乐队和创办现代爵士音乐比赛。为表彰他对世界音乐所作出的巨大贡献,1970年维也纳音乐学院把贝多芬的戒指授予他。作为作曲家,他创作了不少古典音乐与爵士乐相结合的新作品,著有《语言与音乐》一书。综观当今的世界乐坛,古尔达无论从演奏技巧到审美意识都是比较超前的,并为自由爵士乐开辟了新路。

阿尔弗雷德.布伦德尔(Alfred·Brendel1931~)

奥地利钢琴家 

布伦德尔是20世纪德奥钢琴学派承前启后的代表人物。他的演奏风格继承德奥体系的传统,注重乐曲结构和内在张力,以广博的知识、高超的技艺、丰富的想象力而见长。演奏以内在、准确为特色,速度比其他演奏家的处理略慢,善于处理装饰音和华彩乐段,音色变化细腻,情感丰富深邃,对所品的诠释深刻完美,充分表现出“学者型”钢琴家的艺术特色。他对于钢琴音乐的钻研很深,喜欢以举行系列演奏会的方式,探索某一作曲家精神世界的发展过程;尤其是他能演奏贝多芬的全部钢琴作品,使他在20世纪60年代成为国际上最受欢迎的钢琴家之一。1989年获不列颠帝国荣誉二级勋位。布伦德尔的演奏深受费舍尔–迪斯考的影响,早期以演奏李斯特的作品名噪一时,后期对舒伯特的作品有独到的演绎,被认为是当今最权威的舒伯特作品演奏专家。他演奏的舒伯特奏鸣曲自然是权威的诠释,他与克利夫兰四重奏团录制的《鳟鱼》是此曲最平衡的版本。此外,他演奏的贝多芬32首奏鸣曲也受乐坛好评。《乐思与回想》是他一生的经验总结,也是他对音乐艺术的又一贡献。

阿图尔·施纳贝尔(Autur·Schnabel1882-1951)

奥地利钢琴家、作曲家、教师 

在19世纪末德奥风格体系的著名钢琴家中,施纳贝尔属于忠实于原作的学者型之列的带头人。他的一生为追求完美、达到艺术顶峰而不懈努力,以至在演奏技巧、审美意识和对作品的演绎等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和出神入化的境界。施纳贝尔极擅长演奏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等人的钢琴作品,他的演奏独具特色,并赋予作品异常生动的抒情旋律,伴奏织体各声部的配合完美统一,力度控制恰到好处,节奏感较强,使作品的各种因素都达到完美疵的地步。

威尔海尔姆·巴克豪斯(Wilhelm·Backhaus1884-1969)

德国钢琴家 

巴克豪斯是德国莱比锡钢琴学派最后和最著名的钢琴家,因其演奏风格气魄宏大而?键盘师王”的誉称。他的演奏技艺精湛,音色清晰,旋律表现处理卓越。他在强奏时的苍劲击键能产生出交响曲般的壮丽音响,在弱奏时极为清晰,冷峻的控制,又常常使人着迷和耐人寻味。

威尔海尔姆·肯普夫(Wilhelm·Kempff1895-)

德国钢琴家、作曲家、教育家 

肯普夫是当代德国最有代表性的钢琴家、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他的演奏风格禀承了德国致密、朴实、严谨的模式并与自己的创造精神相结合而形成的,因此不受技巧的约束,只是把它作为一种表现功能来运用。

国外著名钢琴家有哪些?

楼主好,这个是百度百科找来的资料:

当代世界十大钢琴家

1.阿图尔·鲁宾斯坦(Artur Rubinstein)

阿图尔·鲁宾斯坦 (Artur Rubinstein,1887-1983),美籍波兰钢琴演奏家。自幼学琴,十二岁即在柏林举行音乐会,由著名指挥家约钦协奏,后在汉堡、德累斯顿等地经常登台,十四岁到华沙演出,深受波兰著名钢琴家帕德列夫斯基赏识。1905年到巴黎和伦敦举行独奏音乐会,1906年赴美举行四十多场音乐会,轰动一时,极获成功,跃入优秀钢琴家之前列。

鲁宾斯坦生来赋有灵敏的十只手指,读谱能力之强也是超群的。他的演奏充满炽热的情感和充沛的精力,流利洒脱而又布局严谨,有时又细腻而富于诗意。其演奏细腻而富于诗意,流利洒脱而又布局严谨。曲目极为广泛,尤以演奏肖邦和勃拉姆斯的作品见长,弹奏法国和西班牙作家作品也有其妙处。

2.弗拉基米尔·霍洛维茨(Vladimir Horowitz)

弗拉基米尔·霍洛维茨 (Vladimir Horowitz,1904-1989),美国最负盛名的钢琴家之一,美籍俄罗斯人。很早就显露音乐天才,先后师从俄罗斯和德国的演奏大师,集俄罗斯学派与德国学派之大成。1924年到柏林、巴黎举行旅行演出,获很大成功。1928年赴美,一举成名。之后定居美国。曾停止演奏达十二年之久,1960年,在卡内基大厅举行重返舞台的独奏音乐会,轰动世界乐坛。

霍洛维茨的演奏技巧辉煌而潇洒,音乐更趋向深刻完美,表现手段更丰富。有的乐评家认为,他的钢琴音色如同七种基本颜色,可以调出各种不同的色调,从而表达各式各样的思想感情。另外,他的演奏能充分地表现出乐曲的内容,但又不是盲目地尊重原作。最难能可贵的是,他很像一位熟练的编辑,能把乐曲作者的“错别字、漏字”等失误加以订正,使作品达到完美无缺。他的演奏曲目相当广泛,尤以弹奏肖邦、斯卡拉蒂以及舒曼、李斯特、斯克里亚宾等名家的作品见长。

3.斯维亚托斯拉夫·杰奥里索维奇·里赫特(Sviatoslav Teorisovich Richter)

斯维亚托斯拉夫·杰奥里索维奇·里希特 (Sviatoslav Teorisovich Richter,1915-),前苏联钢琴家。自幼随父学习钢琴,少时即显露出优异的钢琴即兴作曲才能。1933年起,在奥德萨歌舞剧院任音乐指导,1934年首次公开演出,1937年进入莫斯科音乐学院深造,1945年获全苏演奏家比赛一等奖。四十年代常在苏联各地巡回演出,五十年代后又曾前往欧美各国表演。1961年获前苏联人民艺术家称号。他还是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的名誉博士。

里希特的演奏以技巧纯熟、构思深刻、富于鲜明的戏剧性表现力著称。他演奏曲目非常广泛,从古典派到浪漫派和印象派乃至现代派,几乎无所不能。他最突出的特点是其手指的坚韧性,像前苏联著名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的许多作品中那尖锐的连续强音,只有里希特的双手才能够演奏出作者所要求的那种宏大气势。他从不沉溺于乐曲,而是通过自己的透彻分析,完美、细腻地表现音乐,对于乐谱中极其细微的音符,他都能维妙维肖的加以表现。

4.阿尔弗雷德·布伦德尔(Alfred Brendel)

阿尔弗雷德·布伦德尔(Alfred Brendel),1931年1月5日生于奥地利的维森堡,1949年在意大利波尔萨诺获布索尼大赛奖,从此开始演出生涯。上世纪50年代为Vox公司录制大量唱片,声誉鹊起。他的唱片屡屡获奖,是古典音乐专辑中销量最大的。1978年,Philips公司因发行他的唱片满百万张而授予金唱片奖。他在世界各大都市演奏全套贝多芬奏鸣曲。此外,他还是一位学识渊博的著述家,不仅写文章,还出版了两本书《音乐的思考与再思考》(Music Thoughts and After-Thoughts,1976)和《音乐响起》(Music Sounded Out,1990)。

5.弗拉基米尔·阿什肯纳齐(Vladimir Ashkenazy)

弗拉基米尔·阿什肯纳齐(Vladimir Ashkenazy,1937-),英籍前苏联钢琴演奏家。1937年7月6日出生于前苏联的高尔基城,阿什肯纳齐自幼在莫斯科中心音乐学校学习,后入莫斯科音乐学院。1954年获肖邦国际钢琴比赛二等奖,1956年在布鲁塞尔伊丽莎白女皇国际钢琴比赛中获金质奖章。1962年曾并列莫斯科柴科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第一名。次年定居冰岛,现住英国。1989年他被聘为柏林广播交响乐团(后改名为柏林德意志交响乐团)的首席指挥,他也是伦敦皇家爱乐乐团的音乐总监,和他们演奏以萧斯塔科维奇和柴科夫斯基为主的俄国音乐;他也是克里夫兰管弦乐团的客席指挥;也指挥阿姆斯特丹皇家大会堂管弦乐团。可与美国最负盛名的钢琴家之一霍洛维兹(1904-1989)媲美。录制唱片之多在同代钢琴家中也是少见的。

6.马尔塔·阿格里齐(Martha Argerich)

马尔塔·阿格里齐(Martha Argerich,1941-),深孚众望的阿根廷女钢琴家。曾从多位名师学琴,1957年在布索尼和日内瓦钢琴比赛会上获奖,1965年在第七届肖邦钢琴比赛中获一等奖,声誉日高。

她的演奏技巧卓越,热情奔放,弹奏肖邦二十四首《前奏曲》和拉威尔《G大调钢琴协奏曲》都十分出色。

7.鲁道夫·塞尔金(Rudolf Serkin )

俄罗斯钢琴家,1903年生于捷克。九岁即在维也纳从名师开始学钢琴,12岁初登舞台演出。1920年在柏林同小提琴家普修合作演出,从此两人一直精诚合作了几十年。1936年,塞尔金在纽约和当代著名指挥家托斯卡尼尼合作演出,一举成功,闻名世界。他的演奏从不追求表面上的华丽,而是以真挚来打动听众。他往往无拘无束地晃着头、踏着脚,边念叨边进行演奏,始终扣人心弦。

8.阿尔图劳·贝内得蒂·米凯兰杰利(Arturo Benedetti Michelangeli)

意大利钢琴家,生于1920年。早年就学于布雷西亚和米兰音乐学院。1939年,他在日内瓦国际音乐比赛中获奖,从此名声大震,活跃于国内。二战之后,他在欧洲各地旅行演出,引起轰动。1972年,他移居瑞士,成为国际上瞩目的钢琴大师。他的演奏具有一丝不苟的求全精神。他得体而适度地控制分寸,把每一个音都赋予充分的表情和生命;他在创造出美好音乐的瞬间,把人们带进了虚幻而美妙的境地。与其说米凯兰杰利是为了做一个忠实的演奏家,以便更好地再现作曲家的创作意图才苟求于钢琴,倒不如说他自身就是一位成功的创造家,因为他具有独自的美学观点。

9.弗里德里希·古尔达(Friendrich Gulda)

奥地利钢琴家,1930年出生于维也纳。7岁学琴,12岁入维也纳音乐学院就读研究生。1946年获日内瓦国际音乐比赛首奖。1978年在维也纳举行了三次演奏会,并录制了唱片。他的演奏既珍视维也纳古典音乐的传统,又富于时代精神,表现出独有的创造性。他既着力于让现代人完全理解古典音乐,又反对因循守旧的演奏方式,因而尝试着对现代爵士乐的演奏。

10.毛里齐奥·波利尼(Maurizio Pollini)

意大利钢琴家,1942年出生。早年在威尔第音乐学院从名师学习钢琴,并兼学作曲。1960年获国际肖邦钢琴作品比赛大奖。1971年以后在欧洲旅行演出,颇获成功。他的演奏风格干净利落、健康明快,没有一点忧伤的影子,给人以力量的感染,他弹出了生活的赞歌,是一位热爱生活的钢琴家。当他演奏普罗科菲耶夫、斯特拉文斯基的一些节奏性很强的乐曲时,其准确无误、独出心裁的技巧,实在令人折服。

还有什么不清楚的楼主可以再来追问

所谓的标准答案可能是不存在的

总有一个人知道你问题的答案的一部分

但是答案永远再生长,答案和答案之间,它会长出新的答案

知识是一个生命体,不管你是采纳知道的哪位答题者,真心希望您能采纳一位真正帮助到您的人。

祝福楼主万事如意,心想事成,合家欢乐。

关于肯普夫和肯普夫集团军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